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第四章:中国
作者: 编辑:


4.2.中国作物产量预测与分析

(1)夏粮产量预测

利用截止到2020年5月上旬的欧空局哨兵二号A/B星、美国陆地卫星8号星等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最新农业气象信息和大量田间实测资料,综合利用遥感指数模型、农业气象单产估算模型、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模型等,对2020年中国冬小麦及夏粮总产进行了预测。总体而言,CropWatch预计2020年的夏粮和冬小麦生产前景较好。

2020年我国夏粮主产区水热条件良好,多数夏粮主产省份降水充沛,土壤墒情适宜于夏粮作物生长发育。CropWatch预计,2020年全国夏粮单产和种植面积均有所增加,夏粮总产量为1.32334亿吨,同比增产429万吨,增幅达到3.4%(表4.2)。

监测期覆盖了大多数主产省夏粮作物的越冬期至开花期,该时段以多云雨天气为主。其中,安徽和四川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显著低于平均水平,受此影响,夏粮单产较2018-2019年度略有下滑。甘肃省的夏粮以雨养为主,而偏低的降水阻碍了该省夏粮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单产比去年下降了2%。其他省份的夏粮单产预计均高于或保持在2019年的水平。在种植面积方面,河北省和山西省分别较2019年减少2%和1%,可能与节水压采政策引导有关。河南作为夏粮生产第一大省,夏粮种植总面积比去年大幅增加5%。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在解除疫情封锁之后,田间管理措施及时跟进,夏粮长势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新冠疫情对该省影响有限(详见本节后续分析)。


表 4.2 2019-2020年度中国及各主产省夏粮产量(万吨)及变幅(%)


2019

2020


产量

(万吨)

面积变幅 

(%)

单产变幅 

(%)

产量变幅 

(%)

产量

(万吨)

河北

1229.7

-2

3

1

1241.7

山西

231.1

-1

3

2

236.1

江苏

1028.0

1

3

5

1074.7

安徽

1185.2

2

-1

1

1192.3

山东

2491.6

3

0

3

2575.8

河南

2695.2

5

0

4

2815.7

湖北

538.0

1

1

2

549.2

重庆

225.9

0

4

4

234.5

四川

586.6

0

-3

-3

568.3

陕西

400.1

1

1

3

411.1

甘肃

359.0

5

-2

3

369.0

小计

10970.2

-

-

3

11268.4

其它省份*

1834.2

-

-

7

1965.0

中国*

12804.4

2

1

3

13233.4

* 注:其他省份和全国总产量未包含台湾省的夏粮。

2020年全国冬小麦总产量预计1.2224亿吨,较2019年增产443.9万吨,增幅为3.8%;其中,冬小麦种植总面积为23,898.1千公顷,同比增加2.5%,冬小麦平均单产为5,115千克/公顷,比2019年增长1.2%(表4.3)。

表 4.3 2020年中国各省冬小麦的面积(千公顷),单产(千克/公顷),产量(万吨)及变幅(%)


面积 (千公顷)

单产 (千克/公顷)

产量 (万吨)


2019

2020

变幅 (%)

2019

2020

变幅 (%)

2019

2020

变幅 (%)

河北

2000

1965

-2

5997

6163

3

1199.4

1211.1

1

山西

520

517

-1

4301

4423

3

223.8

228.5

2

江苏

1955

1978

1

5142

5314

3

1005.3

1051.0

5

安徽

2389

2430

2

4752

4698

-1

1135.0

1141.4

1

山东

4154

4281

3

5946

5963

0

2470.1

2552.8

3

河南

5138

5373

5

5225

5219

0

2684.6

2803.8

4

湖北

979

984

1

3951

4007

1

386.8

394.5

2

重庆

345

343

0

3234

3372

4

111.5

115.7

4

四川

1295

1289

0

3874

3766

-3

501.6

485.4

-3

陕西

1059

1072

1

3702

3759

2

392.0

402.9

3

甘肃

430

452

5

4176

4073

-2

179.4

184.3

3

小计

20263

20684

2

5078

5111

1

10289.6

10571.4

3

中国*

23315

23898

3

5053

5115

1

11780.1

12224.0

4

* 注:其他省份和全国总产量未包含台湾省的夏粮。

由于各冬小麦主产省份,冬小麦在夏粮产量中的占比均较高,因此冬小麦的产量变化趋势与表4.2中夏粮产量的变化基本相同。河南和山东两个冬小麦主产省进一步扩大了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幅分别达到5%和3%。甘肃虽然出现了降水亏缺现象,但由于去年播种期降水丰富,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加了5%,种植面积的增加弥补了干旱导致的单产下降的影响,使甘肃冬小麦产量增加了3%。河北和山西冬小麦单产的同比增加消除了种植面积减少的负面影响,使得冬小麦产量同比分别增加1%和2%。江苏省是冬小麦产量增幅最大的省份,主要得益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同步增加。受不利天气影响,安徽、四川和甘肃的产量分别下降了1%、3%和2%。


(2)早稻种植面积

利用2020年2月1日至4月16日期间的欧空局哨兵1号、哨兵2号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结合众源方式获取的地面实测数据,开展了全国8个早稻主产省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安徽、湖北、浙江和福建)早稻备耕和移栽状况综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新冠疫情并未对全国早稻生产产生显著影响,预计2020年全国8个早稻主产省份早稻面积较2019年增加2.2%。

表4.4 2019年和2020年各早稻主产省份种植面积及变化 

省份

早稻面积 (千公顷)

同比变化

2019

2020

面积增减量 (千公顷)

变幅(%)

福建

151.0

159.3

8.3

5.5

浙江

112.7

113.5

0.8

0.7

江西

1182.7

1166.8

-15.9

-1.3

广西

875.4

942.0

66.6

7.6

湖南

1516.0

1543.6

27.6

1.8

安徽

172.1

179.0

6.9

4.0

湖北

171.6

153.4

-18.2

-10.6

广东

810.2

843.8

33.6

4.1

小计

4991.7

5101.4

109.7

2.2

2020年全国8个早稻主产省区早稻备耕和移栽总面积为5,101.4千公顷,较2019年增加了109.7千公顷,增加幅度为2.2%(表4.4)。湖南省作为全国早稻种植第一大省,2020年早稻备耕和移栽面积为1,543.6千公顷,较2019年增加27.6千公顷,增幅为1.8%;广西省早稻备耕和移栽面积增加幅度为各省最大,同比增幅达到7.6%,早稻备耕和移栽面积从2019年的875.4千公顷增加到942千公顷,面积增加66.6千公顷;福建、浙江、安徽和广东四省早稻备耕和移栽面积同比分别增加5.5%、0.7%、4.0%和4.1%。

湖北和江西两省2020年早稻备耕和移栽插秧面积较2019年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江西省减少1.3%;而湖北省作为我国境内新冠疫情爆发期间的风暴中心,早稻生产受影响最为严重,早稻备耕和插秧面积较2019年大幅缩减10.6%,面积减少了18.2千公顷。

(3)新冠疫情对夏粮生产影响有限

总体来看,新冠疫情对夏粮作物影响有限,在湖北省解除疫情封锁之前,全国夏粮主产区作物长势已显著优于去年同期。如前一节所述,良好的作物长势与总体增加的夏粮单产态势相吻合。

从冬小麦主产区总体情况看,有36%的耕种面积长势好于去年同期,主要包括河北省大部、山东省西北部、江苏省中部和东北部、陕西省大部以及山西省中南部;62%的耕种面积长势与去年同期持平,主要包括河南省大部、安徽省北部、山东省西部以及江苏省东部和西北部;2%的耕种面积长势不如去年同期,呈零散分布状态。


图4.8 冬小麦主产区长势分布(3月1日至10日) 

从冬小麦主产区各省情况看,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和安徽省的冬小麦长势均好于去年同期,其中各省长势优于去年同期的耕种面积分别达到了75%、62%、54%、43%、35%、23%和21%,各省长势不及去年同期的耕种面积均小于3%。湖北省冬小麦生产受疫情影响有限,作物整体长势与去年持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的区域主要为荆州市和襄阳市,占全省冬小麦耕种面积的8%。

图4.9 冬小麦主产区各省长势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第一章:全球农业气象条件
    • 全球农业气象条件
  • 第二章:农业主产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
  • 第三章:主要粮食生产与出口国生产形势
    • 概述
    • 国家分析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泰国
    • 土耳其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阿富汗
    • 白俄罗斯
    • 蒙古
    • 斯里兰卡
    • 赞比亚
    • 莫桑比克
    • 肯尼亚
    • 安哥拉
    • 匈牙利
    • 意大利
    • 摩洛哥
    • 吉尔吉斯斯坦
    • 俄罗斯
    • 乌克兰
  • 第四章:中国
    • 概述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
    • 黄淮海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中国西南区
    • 华南区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预测
  • 第五章:焦点与展望
    •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 全球灾害事件概述
    • 厄尔尼诺
    • 湄公河流域下游旱灾及对水稻的影响
    • COVID-19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 附录
    • 附录A:环境指标与潜在生物量
    • 附录B:CropWatch指标、空间单元和产量估算方法速览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