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焦点与展望
作者: 编辑:


该章节是1-4章CropWatch农气与农情监测分析的有益补充,主要内容包括与全球农业密切相关的主题信息。其中5.1节是2016年粮食产量展望,5.2节是全球灾害事件概述;5.3节是非洲之角人道主义紧急情况聚焦,5.4节是厄尔尼诺事件的最新更新。

5.1粮食产量估算

方法介绍

表5.1列出了CropWatch对2017年5月份的全球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预测产量的第一次修订结果。北半球几乎所有的冬季作物都已收获,夏季作物仍处于生育期内; 在南半球,冬季作物处于生育期内,夏季/季风季节的作物播种将在一个月之后陆续开始。

产量估算结合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单产估算模型以及基于时间序列产量数据的趋势性预测两种模型,对于处于生育期内或在检测期内完成收获的作物产量,主要依赖基于遥感数据的单产估算模型实现产量的估算,对于尚未播种或播种不足1个月的作物产量则依赖时间序列产量数据拟合出的趋势产量而定。表5.1中,红色加粗数字表明该产量由遥感模型估算获得,总体上基于遥感模型估算的作物产量已占31个主产国总产量的95%以上。

对于中国和第3章所列出的30个主产国家来说,基于遥感数据的产量估算模型分别对作物单产和作物种植面积的年度变幅进行估计,在CropWatch复核确定的2016年最终产量的基础上,实现对2017年产量的估算,估算过程并未使用粮农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需要强调的是,CropWatch的单产和面积变幅监测过程均是针对不同作物类型单独实现的,即基于不同作物的掩模,考虑单产年度变化和种植面积的年度变化,最终得出估算产量。就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四种作物而言,31个主产国的产量及出口量均至少占全球产量和出口量的80%。

表5.1中的“其他”国家的产量估算与尚未播种的主产国作物产量估算方法一致,根据截止到2014年的粮农组织公布的产量数据以及2015年和2016年的CropWatch最终估算结果,基于线性模型推算获得2017年的预测产量。

CropWatch产量估算与现有的全球大宗作物产量估算方法均有一定差异,CropWatch系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同时结合了地面观测数据、不同作物类型种植掩膜、非主产国的统计数据等海量多源大数据信息,综合实现大宗粮油作物产量的检测与预测。此外,本章仅分析了中国全国产量的总体状况,详细的分省产量监测结果请参与本报告第4章。

产量估计

      CropWatch估计,2017年全球玉米产量为10.08亿吨,比2016年上涨0.6%,水稻产量为7.48亿吨(上涨1.6%),小麦产量为7.37亿吨(比2016年增长0.5%)和3.15亿吨大豆,下跌0.7%。31个主要生产国贡献8.87亿吨玉米(同比涨幅0.3%),6.72亿吨水稻(涨1.6%),6.24亿吨小麦(跌幅0.9%)和2.98亿吨大豆(涨幅0.9%)。 “其他”国家对全球大豆、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的贡献度分别约为5%、15%10%和10%。

对于玉米和小麦,“其他”国家的总体表现优于主产国家,相比2016年增长幅度较大。对于水稻,“其他”国家产量同比增长1.4%,31个主要生产国产量同比增长1.6%;31个主要生产国的大豆产量同比增加了0.9%,而“其他”国家则显著下降22.9%。这可以确认各大洲的许多小型(而不是如此小的生产者:如PAK)生产者的大豆产量呈下降趋势。

玉米

CropWatch监测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增幅最大的国家包括南非(+57%)、阿根廷(+16.5%),巴西(+19.3%),反映出以上三国已从2016年厄尔尼诺干旱影响中恢复至正常生产水平。阿根廷玉米种植面积恢复性增加20%,促使全国产量大幅增加,而在巴西则由于农业气候条件的好转,玉米单产增加了19%。在南非,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实现恢复性增加,分别增长了16.3%和35.1%。在阿根廷(表B.1),产量增长主要发生在布宜诺斯艾利斯(+7.7%)、科尔多瓦(+4.9%)和恩特雷里奥斯省(+11%),而阿根廷“其他”地区,即非玉米主产省份,玉米产量同比增长了86.8%,大幅领先6个主产省份。在巴西,传统的玉米生产州(马托格罗索+11.9%,巴拉那+12.4%)的产量增加了13.6%,而次要生产州则增加了63.8%。这进一步证实了近年来阿根廷和巴西的产量变化趋势----次要省份的产量和重要性日益增加。

在北半球的主要生产国中,CropWatch估计,中国玉米产量为19385.3万吨(跌幅3.2%),而美国玉米产量为35476.3万吨(跌幅3.6%)。表B5提供了美国各州玉米产量的详细情况。美国玉米主产州普遍遭受产量下降的困扰,如伊利诺伊州(-4.6%)、爱荷华州(-5.2%)、内布拉斯加州(-5.9%)和明尼苏达州(-4.9%)。包括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在内的部分玉米生产大州玉米产量同比小幅增加(俄亥俄州+ 4.6%,密歇根+2.4%),但仍无法扭转全国玉米产量下滑的趋势。虽然其他玉米生产国的玉米产量均显著低于中国和美国的玉米产量,但几个重要的生产国(在1000-3000万吨的范围内)与去年相比产量均出现停滞或负变化,包括乌克兰和法国(产量微跌0.3%)、墨西哥(跌幅3.0%)和印度(跌幅6.2%)。埃塞俄比亚玉米产量预计下滑9.2%,然而随着后期雨季作物的陆续收获,预计产量跌幅有望收窄。巴基斯坦的产量预计为410万吨,同比下降了8.7%。

有趣的是,表5.2显示,全球前5大玉米进口国玉米产量接近2.23亿吨,各国产量减幅均接近3%,而全球前5大玉米出口国的玉米产量约为5.14亿吨,产量增幅接近0.5%(前5大出口国和前10大出口国产量分别增长0.2%和0.8%),如果我们考虑到玉米和大豆市场的不稳定需求,全球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预计将增加约1000万吨。

水稻

在亚洲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印度(增加4.3%至1.63亿吨),越南(+9.3%)和泰国(+1.8%)在2017年有所增加。这通常是通过面积的增加实现的,而是越南通过产量(+8.4%)的提高实现。中国的面积和产量都有小幅下降(-0.6%),第四章提供了中国稻米形势的空间分布。亚洲的一些“少量的大米生产国”表现良好,包括柬埔寨(+4.7%)和菲律宾(8.5%)。孟加拉国(-3%)的产量和面积都有所下降。在南美洲,表B.2表明,巴西圣卡塔琳娜州的产量增加了10.6%,达到110万吨,而南里奥格兰德州,巴西最重要的稻米种植州,CropWatch预计达到880万吨,比2016年上涨3.3%。

       五大大米进口国(伊朗,尼日利亚,菲律宾,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产量增加了3.9%,因为伊朗(-12.7%)和尼日利亚(-5.1%)都表现不佳,所以主要是取决于菲律宾的表现。除巴基斯坦外,主要出口国的表现良好,前十名和前五名生产者的出口量分别增长了3.2%和3.8%)。

小麦

小麦在生产、供应和需求上通常比其他商品更容易发生变化,因为大量的国家种植小麦,也因为它可以在冬天种植,也是夏季作物。

      本监测期内,由于农业条件和平均水平相比总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CropWatch预计有三个小麦主产国的产量同比下降,包括:加拿大同比减产7.8%,产量为3067.9万吨,美国下降4.6%至5427.0万吨,澳大利亚减产6.0%至2971.9万吨。多数国家的单产下降幅度超过面积下降,详细数据见附表B.3至B.5。在加拿大,只有安大略省好于去年(+8.0%),而萨斯喀彻温省产量同比下降了11.9%。美国各州小麦产量受农气条件影响,增减不一。CropWatch预计加利福尼亚(+9.7%)、俄勒冈(+13.1%)、俄亥俄(+3.0%)、爱达荷(+2.7%)等小麦产量同比增加;而如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和堪萨斯州小麦分别减产9.6%、8.9%、15%和-7.7%。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小麦产量同比增加3.0%外,其余各州小麦产量均低于2016年。

        因此,五个主要出口国(表5.2)的总产量下降了6.9%。与此同时,主要进口国的进口量增加了4.8%。在小麦中值得一提的是埃塞俄比亚(-11.9%),然后是墨西哥(-7.5%),乌克兰(-5.8%),伊朗(-20.8%)和哈萨克斯坦(-13%)。在那些形势很好的国家中,要提到巴西(+3.0%),波兰和俄国(分别上升2.1和2.4%),以及印度增加8.6%,这些国家是通过增加冬小麦的面积(+5.2%)和单产(+3.1%)实现的。

大豆

与美国(10932.3万吨)、巴西(9672.6万吨)和阿根廷(5111.6万吨)相比,中国仍然是次要的大豆生产国(1386.0万吨)。 然而,中国大豆产量同比增长4.3%,是中国经过连续10年的产量衰退之后,连续第二年产量增长。这也是前五名大豆进口国在2017年将产量增加了3.4%的直接原因。主产国中,巴西大豆保持了较高的年度增幅,同比增产5.4%,加拿大大豆产量同比增加3.7%,而美国作为大豆第一主产国,产量同比略减0.6%。印度玉米和大豆产量同比减产,主要原因是雨季的滞后导致播种面积同比缩减约19.7%,导致该国大豆产量下降了6.9%。另一方面,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增长了4.6%。

         大豆生产三巨头(美国、巴西、阿根廷)各省大豆生产形势监测结果详细列于附件B的表格中。在阿根廷,恩特雷里奥斯省(+ 5.8%)和“其他”非主产省(+7.0%)的产量同比增加,而大豆产量跌幅最大的则是圣达菲(跌幅3.1%)。巴西各州中,仅米娜斯格拉斯州同比减产,而马托格罗索和巴拉那等主产省份的产量增幅较大(分别为增产6.7%和6.4%)。美国主要大豆生产省份中,阿肯色州(+ 3.4%)、俄亥俄州(+4.5%)和印第安纳州(+ 0.9%)是仅有的比去年大豆产量有所增加的几个州。其他大部分州大豆产量同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包括伊利诺伊州(-4.6%)、爱荷华州(-5.2%)、明尼苏达州(-4.5%)、密苏里州(-1.7%)和南达科他州(-7.9%),这些州在全国范围内跌幅居前。

表5.1作物产量(万吨)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阿根廷 2994.6 16.5 176.9 4.4 1133.8 −2.5 5111.6 0.1
澳大利亚 75.9 61.4 186.4 23.7 3926.4 −6.0 9.2 −6.8
孟加拉国 243.3 2.4 4630.0 −3.0 134.4 11.7 6.4  
巴西 8401.9 19.3 1112.9 0.7 777.3 3.0 9672.6 5.4
柬埔寨 78.0 4.1 899.5 4.7     14.7 −11.2
加拿大 1209.9 3.4     3067.9 −7.8 558.4 3.7
中国 19385.3 −3.2 20037.1 −0.1 11890.2 0.3 1386.0 4.3
埃及 572.1 0.3 688.8 9.5 1096.3 7.4 3.3 18.1
埃塞俄比亚 649.8 −9.2 17.3 28.7 418.0 −11.9 7.2 −28.2
法国 1466.5 −0.3 38.0 386.8 3805.1 0.2 12.9 −38.1
德国 468.8 1.9     2813.0 0.1 0.8  
印度 1749.2 −6.2 16351.4 4.3 9349.6 8.6 1133.0 −6.9
印度尼西亚 1756.5 −4.1 6833.9 −1.4     90.0 1.8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253.5 −5.8 241.3 −12.7 1273.5 −20.8 17.3 −0.3
哈萨克斯坦 72.2 4.8 39.2 −4.6 1583.7 −13.0 20.7 −23.7
墨西哥 2307.3 −3.0 15.8 −10.6 328.3 −7.5 27.8 −30.3
缅甸 177.2 1.5 2532.8 −0.8 19.0 1.4 17.8 40.1
尼日利亚 1106.9 2.8 435.3 −5.1 8.4 −26.9 51.7 −21.8
巴基斯坦 413.5 −8.7 767.6 −16.0 2242.6 −1.4    
菲律宾 785.4 3.8 2182.4 8.5        
波兰 470.3 27.8     1093.1 2.1 0.1  
罗马尼亚 1157.1 0.7 3.9 −17.8 767.0 −0.1 14.1 −32.3
俄罗斯联邦 1291.8 4.7 99.6 −2.0 5891.2 2.4 219.0 −3.5
南非 1416.1 57.0 0.3 −0.2 189.2 11.0 91.2 −17.5
泰国 521.9 2.7 4037.9 1.8 0.1 18.5 14.4 −37.8
土耳其 610.2 3.1 94.9 1.3 1917.4 1.0 18.0 −17.4
乌克兰 3056.1 −0.7 9.8 −8.0 2266.2 −5.8 379.9 −16.2
英国 1452.1 1.3
美国 35476.3 −3.6 1088.8 3.4 5427.0 −4.6 10932.3 −0.6
乌兹别克斯坦 49.0 15.4 49.6 13.4 540.1 −15.5
越南 522.1 −0.3 4651.1 9.3 17.2
小计 88738.7 0.3 67222.5 1.6 63410.9 −1.0 29827.7 0.9
其他 12058.2 3.1 7586.1 1.4 11262.2 9.0 1686.7 −22.9
总计 100797.0 0.6 74808.5 1.6 74673.0 0.4 31514.5 −0.7

表5.2:2017年产量(万吨),与主要进出口国2016年的差距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产量(万吨) 变幅(%)
前五名进口商 22300 −3.1 2900 3.9 3100 4.8 1400 3.4
前十名进口商 23400 −2.7 30100 0.1 3900 3.6 1500 −4.8
前五名出口商 51400 0.2 26900 3.8 22100 −2.7 27300 1.3
前十名出口商 57000 0.8 31000 3.2 30700 −3.3 29000 −1.4

1“次要生产者”包括从阿富汗和安哥拉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151个国家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气象状况
    • 引言
  • 农业主产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洲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主产区
  • 主产国作物长势
    • 概述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泰国
    • 土耳其
    • 乌克兰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中国
    • 概述
    • 中国大宗作物产量估算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 黄淮海区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西南区
    • 华南区
    • 病虫害监测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形势
    • 大宗作物价格预测
  • 焦点与展望
    •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 全球灾害
    • 焦点
    • 厄尔尼诺
  • 附录
    • 附录 A. 环境指标和潜在生物量
    • 附录 B. 2016 国外省州级产量估算
    • 附录 C. CropWatch 指标、空间单元和产量估 算方法速览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