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监测期(2023年4至7月)黄淮海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农气指标显示,与过去15年平均水平相比,降水量偏高27%,平均气温偏高0.6℃,光合有效辐射降低3%,综合作用使得潜在生物量增加11%。潜在生物量距平图显示山东北部和河北东部地区生物量偏低。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显示,由于降水充足,气温适宜,4月以来作物长势良好,在5月中旬甚至超过了最高值,但在小麦成熟期主产区发生持续性降水,导致单产受损,并进一步造成秋粮播种期推迟,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NDVI距平聚类图显示,进入6月全区作物长势普遍较差,其中23.6%的作物长势始终低于平均值,主要分布在山东西部、山东北部和安徽北部(黄色区域),京津冀地区在7月下旬也受到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约11.8%的作物长势在6月前一直保持良好,但自玉米播种以来长势明显偏差,主要分布在河北东南部。由于降水充沛,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占总面积的18.9%)的作物状况从4月中旬开始好转,高于平均水平,然而5月末6月初的持续降雨,导致冬小麦收获受到不利影响,使得冬小麦产量下降。
监测期内耕地种植比例与平均水平持平,全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为0.83,农业生产状况指数(CPI)为1.0。综上,全区生长状况总体略偏差,但秋粮长势正逐渐改善。
(a)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
(b) NDVI距平聚类图(与5年平均相比)(c) NDVI距平聚类类别曲线
(d) 降水变化过程线
(e) 气温变化过程线
(f)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g) 潜在生物量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