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监测期(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尽管潜在生物量相比近5年平均水平偏低8%,但是南亚和东南亚主产区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平均值达到了0.86,表明主产区作物生长状况总体较佳。主产区内耕地种植比例基本不变,未种植耕地主要分布在印度。与过去15年平均水平相比,降水量偏低20%,平均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水平分别略微偏高0.1°C和2%。各指标详细情况如下。
部分国家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平均水平相比变化较大,如菲律宾和柬埔寨分别偏高7%和6%。缅甸光合有效辐射略微偏低1%。其它国家虽然略微偏高,但均接近平均水平。平均气温方面,大部分国家均接近平均水平,但斯里南卡和印度尼西亚分别偏低0.6°C和0.4°C,而越南和泰国则均偏高了0.5°C。气温变异最大地区的主要发生在监测期起始阶段的印度中部(印度中央邦附近偏高3°C,泰国东部偏高约2.5°C)。而从缅甸西部、孟加拉、再到印度北部大部的这些地区,整个监测期间的气温接近平均水平。
降水量方面,变化幅度较大的国家为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48%、-38%、-35%、-25%)和缅甸(+ 22%)。偏差较大的现象大多数发生在本报告监测初期的10月份,偏高幅度最大的区域集中在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而印度沿海地区的安得拉邦、孟加拉国和越南中部降水量偏低。
受农业气象指标综合作用的影响,潜在生物量水平相比近5年平均水平偏低,其中变异较大的国家分别为印度(-24%)、菲律宾(-18%)、孟加拉国(-18%)、缅甸(+ 24%)、越南(+ 23%)和泰国(+ 20%)。
最小植被健康指数的低值区主要分布于印度、柬埔寨、泰国和缅甸等国,而最佳植被状况指数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印度和泰国。
图 2.4 南亚与东南亚农业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指数与农情指标(2018年10月-2019年1月)
a. 降水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图 b. 降水距平聚类类别过程线(mm)
c. 气温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图 d. 气温距平聚类类别过程线 (℃)
e.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f. 耕地利用状况
g. 潜在累积生物量距平 h. 最小植被健康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