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监测期内乌克兰的农作物中玉米已经收割完成,冬小麦也完成了播种正处在越冬期。
降水在本监测期内十分充沛(226毫米,偏高18%),但光合有效辐射显著偏低(-13%),同时气温较多年平均水平偏高1.4℃,综合作用使得潜在累积生物量偏高8%。受益于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农情指标反映出该国作物长势总体良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VCIx)达到了1.04,耕地种植比例(CALF)较5年平均水平也偏高13%。全国范围来看,在1月下旬降雪之前,全国作物长势总体处于或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根据VCIx以及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图显示,乌克兰约65%的地区(主要集中与西部和中部地区)农作物长势明显优于平均水平,冬季作物生产形势向好。
区域分析:
基于种植系统,气候分区和地形条件,本期报告将提供以下四个农业生态区的农情分析,分别是:中部小麦产区,北部小麦产区,东喀尔巴阡山地区以及南部小麦和玉米产区。
中部小麦产区主要包括了波尔塔瓦、切尔卡瑟、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等州。农气和农情指标显示该区域条件适宜作物生长:降水偏高18%,温度偏高1.5℃,CALF增加了12%,VCIx达到1,非常适宜冬小麦的发育。较五年平均水平相比,总体偏高的NDVI作物生长过程线亦证明了作物长势良好。总的来说,该地区潜在累积生物量偏高16%。
北部小麦产区涵盖了里夫内,日托米尔、基辅等州。本监测期内该地区作物生长条件也高于多年平均水平:降水偏高19%,温度偏高1.4℃,耕地种植比例达到99%。尽管光合有效辐射偏少9%,接近或高于平均水平的NDVI作物生长过程线也表明作物长势良好。因此,该地区潜在累积生物量偏高14%。
东喀尔巴阡山地区由利沃夫、外喀尔巴阡和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等州组成。本监测期内该地区降水显著偏高(偏高53%),温度偏高1.3℃,但光合有效辐射偏低15%。农情指标方面,CALF达到90%,VCIx达到0.93,总的来说,有利的农情和农气条件将促使该地区潜在累积生物量偏高15%。
南部小麦和玉米混合产区主要覆盖了尼古拉耶夫、赫尔松和扎波里日亚等州。这个地区是本监测期内潜在累积生物量唯一偏少(偏少4%)的地区,其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于降水的不足(偏低18%),而其他农气指标正常或较多年均值较高,例如,温度偏高1.4℃,CALF值显著偏高29%,VCIx达到了1.17,均利于作物生长。该地区需要在下一个监测期内重点关注。
图3.30 2017年10月-2018年1月乌克兰作物长势
a. 乌克兰主要作物物候历
(b)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乌克兰) (c)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d)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及相应的类别过程曲线
(e)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中部小麦产区) (f)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北部小麦产区)
(g)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东喀尔巴阡山地区)(h)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南部小麦和玉米产区)
表 3.77 乌克兰农业分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过去15年(15YA)同期农业气象指标
累积降水 | 平均气温 | 光合有效辐射 | ||||
地区 | 当前值 (mm) | 距平 (%) | 当前值 (°C) | 距平 (°C) | 当前值 (MJ/m2) | 距平 (%) |
中部小麦产区 | 219 | 18 | 2.9 | 1.4 | 227 | -16 |
北部小麦产区 | 259 | 19 | 3.0 | 1.4 | 262 | -9 |
东喀尔巴阡山地区 | 275 | 53 | 2.6 | 1.3 | 206 | -16 |
南部小麦和玉米产区 | 166 | -18 | 4.4 | 1.4 | 282 | -10 |
表 3.78 乌克兰农业分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近5年(5YA)同期农情指标
潜在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地区 | 当前值 (gDM/m2) | 距平 (%) | 当前季(%) | 距平 | 当前季 |
中部小麦产区 | 828 | 16 | 68 | 12 | 1.00 |
北部小麦产区 | 837 | 14 | 99 | 3 | 1.03 |
东喀尔巴阡山地区 | 831 | 15 | 90 | 6 | 0.93 |
南部小麦和玉米产区 | 710 | -4 | 60 | 29 | 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