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报覆盖巴西北部玉米收获期,以及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播种期;小麦于2017年12月全面收获。
总体上,巴西作物长势优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CropWatch农业气象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农气条件接近平均水平,全国降水量为722mm,气温为26.3℃,均接近平均水平。全国光合有效辐射较平均水平偏低4%,综合导致潜在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水平略偏低1%。然而,巴西地缘辽阔,全国不同省州的农气条件差异较大,其中降水的空间差异最为显著。就各州而言,降水距平幅度在偏低13%至偏高44%之间;其中,米纳斯格拉斯州、南里约格兰德州、戈亚斯州和马托格罗索州降水低于平均水平,偏低幅度分别为13%、10%、10%和8%。值得一提的是,巴西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之一的巴拉纳州降水为各州之最,达到1118mm,较同期平均水平偏高44%。包括圣保罗州、塞阿纳州、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等农业主产州降水量分别偏高5%、12%、15%和31%。除塞阿纳州气温较平均水平偏高0.4℃外,其余各州气温均低于平均水平。巴拉纳州、塞阿纳州、圣卡塔琳娜州和南马托格罗索州充沛的降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相应的潜在生物量也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
全国NDVI过程线显示,作物长势在2017年10月至12月期间总体低于平均水平,并在2018年1月份恢复至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NDVI距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监测期内,东部沿海区的作物长势始终优于近5年平均水平,也是各主产区中唯一呈现该特征的区域。其他大部分地区作物长势总体优于平均水平,仅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和戈亚斯州在前期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并在1月初恢复至平均水平之上,主要得益于充沛的降水。2018年1月期间,仅东北区呈现出较差的作物长势。巴西全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平均值高达0.97,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分布图也显示出全国大部分地区VCIx均高于0.8,进一步证实了全国总体偏好的作物长势。VCIx低值区(低于0.5)主要分布在南里约格兰德州南部以及巴西东北区,主要原因是降水稀缺引发的水分胁迫。监测期内几乎所有的耕地均得到有效利用,耕地种植比例高达97%,较近5年平均水平偏高2%。
CropWatch利用全生育期的遥感数据与农业气象数据,复核巴西的小麦产量为787.6万吨,同比增产4.4%,但比2017年11月份的预测产量调减了24.4万吨。
综合考虑各地区耕作制度、气候分区以及地形要素等,将巴西划分为8个农业生态区,包括:亚马逊雨林区(18)、中部热带稀疏草原区(19)、东部沿海区(20)、东北部农牧交错区(21)、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22)、巴西东北区(23)、巴拉纳河流域(24)以及亚热带农牧区(25);监测期内仅东北部农牧交错区(21)和巴拉纳河流域(24)两个农业生态区降水高于平均水平,其他所有分区的降水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22)偏低幅度最小(偏低6%),亚热带农牧区(25)偏低幅度最大(偏低25%)。巴西境内也是大范围降水匮缺的热点区域之一(详见第一章)。考虑到各区域的作物生育期,本期通报重点对除亚马逊雨林区(18)之外的其他七个农业生态区开展监测。
亚热带农牧区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降水显著偏低25%,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均接近平均水平;降水偏低导致潜在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水平偏低10%。监测期内耕地种植比例接近100%,表明该区几乎所有耕地均得到有效利用。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进一步证实了作物遭受干旱胁迫,植被指数显著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
巴纳拉河流域是巴西小麦的核心种植区。全区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生长,其中降水较平均水平偏高11%,使得潜在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水平偏高5%。耕地种植比例接近100%,表明全区几乎所有耕地在监测期内得到有效利用。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使得全区作物长势良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高达0.97;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也同样显示出作物长势优于近5年平均水平,并在监测期末期达到生长高峰期。
巴西东北区在监测期内遭受了糟糕的农业气象影响,作物长势欠佳。监测时段内,全区平均降水量为巴西8个农业生态区中最低的区域,较平均水平偏低11%,干旱的气象条件阻碍了作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显示,自2017年10月以来,该区作物长势始终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但略高于去年同期。全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为0.74,耕地种植比例仅62%,均显著低于其他各农业生态区。
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覆盖马托格罗索州、朗多尼亚州以及南马托格罗索州北部,监测期内该区的玉米和大豆处于生长早期。农业气候条件总体接近平均水平,其中降水较平均水平偏低6%,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处于平均水平。监测期内该地区降雨量达919mm,对夏季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该区在1月份之前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并在1月份逐渐恢复至近5年平均水平。全区几乎所有农田均种植作物,VCIx接近1.0,进一步证实了该地区良好的作物长势。
东北部农牧交错区水稻正处于播种期。 农业气候条件总体优于平均水平,其中降水较平均水平偏多9%,使得潜在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水平偏高5%。 监测期间充沛的降雨为播种后的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
东部沿海区的水稻仍处于播种期,作物长势欠佳。主要原因是显著偏低的降水(降水量为492mm,偏低13%),抑制了水稻早起的生长发育,显著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的NDVI过程线进一步证实了该区作物长势总体偏差。
亚热带农牧区的主要产出来自牧场,主产产出的食物是肉类,这使得该地区在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监测期内,农业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作物生长,全区降水显著偏低13%,导致潜在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水平偏低5%。尽管如此,基于NDVI的植被生长过程线仍反映出高于近5年平均水平的长势。
图3.8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巴西作物长势
图3.8a. 巴西主要作物生育期
图3.8b. 基于NDVI的巴西作物生长过程线(左)
图3.8c 2017年10月至2018年1月巴西全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分布(右)
图3.8d 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及相应的类别过程线(e)
图3.8f. 南部亚热带农牧区NDVI过程线(左)
图3.8g. 巴拉纳河流域NDVI过程线(右)
图3.8h. 巴西东北区NDVI过程线(左)
图3.8i. 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NDVI过程线(右)
图3.8j. 东北部农牧交错区NDVI过程线(左)
图3.8k. 东部沿海区NDVI过程线(右)
图3.8l. 中部热带稀疏草原区NDVI过程线
表3.11 巴西农业生态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过去15年(15YA)同期农业气象指标
农业生态区 | 降水因子 | 气温因子 | 光合有效辐射因子 | |||
当前监测期(mm) | 距平 (%) | 当前监测期 (°C) | 距平 (°C) | 当前监测期(MJ/m2) | 距平 (%) | |
中部热带稀疏草原区 | 632 | -14 | 26.5 | -0.3 | 1221 | -1 |
东部沿海区 | 492 | -13 | 25.2 | -0.6 | 1175 | -4 |
东北部农牧交错区 | 662 | 9 | 28.3 | -0.5 | 1078 | -7 |
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 | 919 | -6 | 27.1 | -0.7 | 1088 | -5 |
巴西东北部 | 246 | -11 | 28.6 | 0.5 | 1306 | -5 |
巴拉纳河流域 | 889 | 11 | 24.1 | -0.6 | 1197 | -4 |
亚热带农牧区 | 535 | -25 | 23.2 | -0.5 | 1353 | 1 |
表3.12 巴西农业生态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近5年(5YA)同期农情指标
农业生态区 | 潜在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当前监测期 (gDM/m2) | 距平(%) | 当前监测期 (%) | 距平 (%) | 当前监测期 | |
中部热带稀疏草原区 | 1698 | -5 | 97 | 8 | 0.98 |
东部沿海区 | 1251 | -4 | 97 | 4 | 1.02 |
东北部农牧交错区 | 1637 | 5 | 99 | 1 | 1.04 |
马托格罗索及周边区域 | 2254 | -1 | 100 | 0 | 1.00 |
巴西东北部 | 791 | 3 | 62 | 18 | 0.74 |
巴拉纳河流域 | 2085 | 5 | 100 | 0 | 0.97 |
亚热带农牧区 | 1504 | -10 | 100 | 0 | 0.80 |
表3.13 CropWatch估算的2017-2018年度小麦产量(万吨)
作物 | 2016-2017年产量 | 单产变幅(%) | 面积变幅(%) | 2017-2018年产量 | 产量变幅(%) |
小麦 | 7545 | 3.7 | 0.7 | 7876 |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