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监测期(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2017年的秋粮已经完全收割,2017-2018年夏粮已经完成播种,并处于越冬期,总体而言,南部地区作物长势不如平均水平。
监测期内,北美粮食主产区天气较为干燥,降水较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低9%,而温度与光合有效辐射与平均水平相近。在主产区内,美国地区的天气也较为干燥,降水较平均水平偏低9%,而加拿大地区天气寒冷湿润,降水较多年平均水平偏高18%。监测期内,北美粮食主产区的温度大幅波动,2017年11月初,该区域的温度异常偏低,其中大平原北部地区甚至偏低9℃,而12月中旬的温度又异常偏高,其中大平原北部地区偏高7℃,12月下旬,温度又迅速走低,大平原北部地区温度偏低10℃。干燥的天气,以及温度的大幅波动导致该区域监测期内的潜在累积生物量将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低3%。
监测期内,美国棉花带至墨西哥东北部地区(MRU-16),西海岸地区(MRU-14)、美国西南与墨西哥北部高地(MRU-18)的天气也较为干燥,降水较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分别偏低29%、28%与13%,而光合有效辐射则在-1%至1%之间波动。美国西南与墨西哥北部高地(MRU-18)温度偏高1.1℃。另一方面,监测期内,不列颠哥伦比亚到科罗拉多(MRC-11),大平原北部地区(MRU-12)的天气较为湿润,其降水较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高21%与24%,温度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而光合有效辐射则偏低4%。
干燥的天气导致北美粮食主产区南部地区潜在累积生物量的减少,其中美国棉花带至墨西哥北部地区,西海岸地区、美国西南与墨西哥北部高地的潜在累积生物量分别偏低14%、10%与13%。
综上,北美粮食主产区2018年粮食产量变化尚不明朗,需要密切关注。
图2.2a.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降水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图(左),降水距平聚类类别过程线(mm)(右)
图2.2b.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气温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图(左),气温距平聚类类别过程线(℃)(右)
图2.2c.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图2.2d.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状况图
图2.2e.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潜在累积生物量距平
图2.2f. 2017年10月-2018年1月,北美粮食主产区最小植被健康指数
注:更多指标信息,请查阅附录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