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期内,泰国主季水稻的收获工作已经完成,第二季水稻的种植也在1月初开始。CropWatch农气指标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光合有效辐射(RADPAR,-8%)低于平均水平,温度(TEMP,-0.4℃)处于平均水平,降水量(RAIN,+29%)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总体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气条件综合作用促使潜在生物量偏高16%。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显示,2017年10月至12月期间,全国作物长势总体低于五年平均水平,而进入1月作物长势逐渐好转,恢复至接近平均水平。NDVI距平聚类结果显示,泰国37.7%的耕地范围(零散于全国各地)作物长势接近平均水平;占耕地总面积的42.4%地区作物长势在1月中旬之前总体略低于平均水平,随后降低至平均水平以下,主要包括位于东北地区的单季稻种植区。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3.1%的农田在11月份之前,作物状况接近平均水平,11月底作物长势转差,降至平均水平以下,主要分布在安通和大城府西部以及素攀府东部。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所有耕地在监测期内均得到有效利用,VCIx值为0.88左右,总体而言,监测期间泰国作物长势接近近5年平均水平。
区域分析:
下面的区域分析侧重于泰国已经提到的一些农业生态区,其中一些主要由水稻种植类型定义。 农业生态区包括中部两季和三季稻种植区,东南部园艺种植区,西部、南部山地区域,东北部单季水稻种植区。这些数字分别在VCIx和NDVI聚类图中的标出。
中部两季和三季稻种植区的农气指标距平状况与全国相似:温度与平均水平持平,光合有效辐射偏低(-2%),降水偏高(+26%),导致该区域潜在生物量增幅在泰国所有农业生态区中最大,达14%。然而,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曲线图显示,由于降水偏多,光合有效辐射偏少,该地区的作物长势欠佳。这一点也从VCIx图中得到确认,彭世洛府、披集府、龙仔厝府和夜功府长势明显偏差。总体而言,该区域的农作物长势略低于平均水平。
东南部园艺种植区的温度偏低0.8℃,而降水量(RAIN,+35%)和辐射(RADPAR,-8%)则经历了与全国距平状况。VCIx空间分布图、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和显著偏高的潜在生物量无一例外的反映出该区域略高于平均水平的作物长势。
西部、南部山地区域的作物长势较好,与全国情况相似,该区降水偏高24%,气温略微偏低0.3°C,辐射偏少8%,潜在生物量偏高10%。NDVI距平聚类图显示该农业生态区大部分地区植被指数略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全区作物长势总体略高于平均水平。
东北部单季水稻种植区降水显著高于平均水平(+37%),温度较低(-0.5°C)而光合有效辐射辐射较平均水平偏低9%,综合作用导致全区潜在生物量显著高于平均值(+19%)。NDVI曲线图表则反映出作物长势低于平均水平,可能是由于降水过多和日照减少所致。
图3.28 2017年10月-2018年1月泰国作物长势
(a) 泰国主要作物物候历
(b) 基于NDVI 的作物生长过程线 (c)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d) NDVI 距平空间聚类图(与5 年平均相比) (e) NDVI 距平聚类过程线
(f) 基于NDVI 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双季和三季稻种植区) (g) 基于NDVI 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山地区域)
(h) 基于NDVI 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园艺种植区) (i) 基于NDVI 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单季水稻种植区)
表3.71. 泰国农业分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过去15年(15YA)同期农业气象指标
| 累计降水 | 平均气温 | 光合有效辐射 | |||
当前值 (mm) | 距平 (%) | 当前值 (°C) | 距平 (°C) | 当前值 (MJ/m2) | 距平 (%) | |
两季和三季稻种植区 | 311 | 42 | 25.7 | -0.4 | 929 | -8 |
园艺种植区 | 402 | 35 | 25.9 | -0.8 | 954 | -8 |
山区区域 | 667 | 24 | 24.6 | -0.3 | 883 | -8 |
单季水稻种植区 | 221 | 37 | 25.1 | -0.5 | 938 | -9 |
表3.72. 泰国农业分区2017年7月-10月与过去5年(5YA)同期农情指标
区域 | 潜在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当前值 (gDM/m2) | 距平 (%) | 当前季(%) | 距平(%) | 当前季 | |
两季和三季稻种植区 | 776 | 27 | 98 | 0 | 0.83 |
园艺种植区 | 1113 | 39 | 98 | 0 | 0.89 |
山区区域 | 1171 | 10 | 100 | 0 | 0.94 |
单季水稻种植区 | 549 | 19 | 99 | -1 | 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