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主要作物为小麦和大麦,主要在5月上旬至7月播种,10月至1月收获。本监测时段覆盖澳大利亚小麦和大麦的收获季节,NDVI距平空间分布和过程线也显示,收获从10月份开始,此时,澳大利亚作物长势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详细如下: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和维多利亚州东北部区域,约占澳大利亚已种植耕地区域的25%,其作物长势较差。西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南澳大利亚东南部,约占已种植耕地面积的39.5%,其作物长势也显示部分低于平均水平。上述区域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低于0.5,进一步证明了上述长势状况。随后NDVI过程线回复至平均水平,但此时已处于“后收获期”,地里已无作物。与过去5年平均水平相比,耕地种植比例偏低7%。
区域分析
根据作物种植制度、气候和地形条件,将澳大利亚分为4个农业生态分区来进行分析,分别是东南部小麦带、西南部小麦带、湿润温带和亚热带,以及半湿润亚热带区。
澳大利亚东南部小麦带,尤其是北部的作物长势在10月份收获季开始时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这可能是由于降水偏高22%,光合有效辐射偏少5%,气温偏高约0.6℃所致。大部分地区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低于0.5,且耕地作物种植比例偏低13%。总体而言,该区域的作物产量很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澳大利亚西南部小麦带在本次收获季节里作物长势基本上处于平均水平。该区域降水偏高6%,光合有效辐射偏少2%,气温处于平均水平。大部分区域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处于0.5-0.8和0.8-1.0范围里。耕地作物种植比例偏高8%。该区域的作物产量预计偏好。
澳大利亚湿润温带和亚热带的作物长势在从10月份开始的收获季里部分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这可能是由于降水偏少8%、光合有效辐射偏少4%所致。大部分区域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位于05-0.8和0.8-1.0范围里。耕地作物种植比例偏高2%。预计该区域的作物产量形势为平均至高于平均水平之间。
澳大利亚半湿润亚热带,尤其是东南部区域的作物长势在10月份低于平均水平。而且,耕地种植比例急剧下降,偏低27%,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仅为0.42,表明该区域的作物单产和产量形势差于往年,不太可能达到平均水平。
总体而言,澳大利亚作物种植比例偏低7.2%,单产偏低16.1%,CropWatch预测澳大利亚2017年小麦和大麦的产量减产22.1%。
图3.6 2017年10月-2018年1月澳大利亚作物长势
(a) 澳大利亚主要作物物候历
(b)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澳大利亚) (c)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d) NDVI距平聚类空间分布及相应的类别过程曲线 (e)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
(f)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东南部小麦带,左图)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西南部小麦带,右图)
(g) 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半湿润亚热带,左图)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湿润温带和亚热带,右图)
表3.5. 澳大利亚农业分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过去15年(15YA)同期农业气象指标
分区 | 累积降水 | 平均气温 | 光合有效辐射 | |||
当前季(mm) | 距平 (%) | 当前季 (°C) | 距平 (°C) | 当前季 (MJ/m2) | 距平 (%) | |
东南部小麦带 | 196 | 22 | 20.7 | 0.6 | 1451 | -5 |
西南部小麦带 | 106 | 6 | 19.6 | -0.3 | 1539 | -2 |
干旱和半干旱带 | 1033 | 64 | 27.8 | -0.6 | 1309 | -5 |
湿润温带和亚热带 | 333 | -8 | 20.7 | 0.2 | 1348 | -4 |
半湿润亚热带 | 265 | -2 | 24.2 | 0.2 | 1492 | -1 |
表3.6. 澳大利亚农业分区2017年10月-2018年1月与近5年(5YA)同期农情指标
Region | 潜在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当前季 (gDM/m2) | 距平 (%) | 当前季 | 距平 (%) | 当前季 | |
东南部小麦带 | 837 | 29 | 1 | -13 | 0.66 |
西南部小麦带 | 455 | 8 | 1 | 8 | 0.63 |
干旱和半干旱带 | 1357 | 18 | 1 | 11 | 0.77 |
湿润温带和亚热带 | 1088 | 0 | 1 | 2 | 0.38 |
半湿润亚热带 | 986 | 8 | 0 | -27 | 0.42 |
表3.7 CropWatch估算的2017年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万吨)
作物 | 2016产量 | 单产变幅 (%) | 面积变幅 (%) | 2017年产量 | 产量变幅 (%) |
小麦 | 31600 | -16.1 | -7.2 | 24606 |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