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All cropwatch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焦点与展望
作者:


方法介绍

表5.1列出了CropWatch团队对2018年全球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产量的首次预测结果。监测期内北半球大部分夏粮作物仍处在生长期内,而秋粮作物处于生长早期阶段或尚未种植;南半球秋粮或季风季作物收割工作已经完成。

本期通报监测中,主产国的大宗粮油作物产量估算主要依赖CropWatch系统的中遥感监测模型,对于尚未播种的农作物产量监测以及主产国之外的小微生产国的农作物产量,本期通报主要依赖历史监测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进行产量预测,CropWatch将在8月份和11月份发布的后续通报中利用最新遥感数据与模型重新预测或符合主产国的大宗粮油作物产量。表5.1中遥感监测获得的产量结果用红色粗体表示,其他数据则依赖趋势分析法获得。就四种大宗粮油作物产量而言,由于不同作物物候期的差异,本期通报中遥感模型监测获得的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不同,玉米为18%,水稻为58%,小麦为83%(因大部分为冬小麦),大豆为43%,在后续通报中,基于遥感模型监测获得的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将逐渐增加到主导地位,约80%至90%。

值得关注的是,本期通报将监测国家的数量从往期的31个农业主产国增加到42个农业主产国,新增的11个监测国家,进一步突出CropWatch对非洲和亚洲面临粮食安全问题国家的关注,下一期通报中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其他存在粮食安全问题的国家或地区。第三章对中国之外的41个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国进行了详细介绍,而第四章则专门针对中国展开监测与分析。表格中的“其他国家”包括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亚美尼亚、委内瑞拉、也门和津巴布韦等142个国家。“其他国家”的总产量是通过对142个国家的产量进行独立趋势分析获得的预测结果进一步累加得到的。

产量估计

CropWatch预计2018年全球玉米产量为104537.9万吨,同比增长1.8%;水稻产量为74458.2万吨,同比增长0.6%;小麦产量为69658.8万吨,比2017年下降3.2%;而全球大豆产量为32262.8万吨,与2017年几乎持平,略减0.1%。 其中,42个大宗粮油作物主产国的玉米产量95961.4万吨(同比增幅1.8%),水稻产量为67828.1万吨(同比增幅0.6%),小麦产量62975.8万吨(同比减幅3.5%),而大豆产量为30201.8万吨(同比小幅减少0.5%)。其他142个小微生产国(表中显示为“其他”)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总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分别为6.4%、9.6%、8.2%和8.9%。与2017年11月CropWatch给出的2017年最终产量估算结果相比,142个小微生产国的对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的贡献率有所下降,2017年“其他国家”大豆、小麦、玉米和水稻产量占比分别为7.7%、15.2%、12.1%和10.2%。

就玉米和水稻而言,主产国家的生产形势优于小微生产国,同比增幅均超过小微生产国;而小微生产国小麦和大豆生产形势则好于小麦和大豆,其中小微生产国的小麦产量同比增加0.5%,而小麦主产国的总产量则同比减产3.5%,小微生产国的大豆总产量同比大幅增加6.4%,与大豆主产国的减产态势截然相反,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试图扩张其大豆生产规模,以期从由美国、阿根廷、巴西以及南美洲的若干邻国控制的封闭的大豆市场中分一杯羹。以下分作物生产形势分析主要关注基于遥感监测模型的产量预测结果。

表5.1 2018年谷物和大豆产量估算结果(万吨)

 国家

玉米

水稻

小麦

大豆

万吨

Δ%

万吨

Δ%

万吨

Δ%

万吨

Δ%

阿富汗

32.2

0.6

26.5

−16.7

335.3

−21.7

 

安哥拉

279.1

4.1

7.2

13.1

0.4

1.9

2

12

阿根廷

2881.9

−3.8

151.6

−15.3

1567.4

−1.4

4694.2

−8.2

澳大利亚

47.6

−0.7

49

−29.3

2112.3

−9.1

8

3

孟加拉国

312.4

11.6

4672.4

3.2

144.8

7.7

11.2

9.3

白俄罗斯

28

−46.0

303.3

9.7

 

巴西

8660.7

3.1

1113.7

−1.8

674

7

9749.5

0.8

柬埔寨

19.6

−42.0

859.6

−2.2

 

18.6

9.6

加拿大

1349

1.4

2669.1

−13.0

697.7

5

中国

19410.8

2.2

20095.9

0.2

11554.4

−2.8

1408.1

2.4

埃及

629.5

6.4

689.7

5.4

1173

7

4.4

12.5

埃塞俄比亚

892.9

4.3

16

6.8

459.5

9.9

11.1

6.3

法国

1295.5

−7.0

5.1

−19.5

3848.4

1.1

43

19.2

德国

369.5

−11.0

2949.6

4.9

5

22.3

匈牙利

775.9

2.6

0.9

−5.8

538.2

2.8

17.1

12.3

印度

2646.4

2.8

16732.3

2.6

8758.4

−6.3

1060.8

−3.1

印尼

1776.9

−0.1

6766.5

−1.1

0

 

101.7

4.9

伊朗

72.8

−27.6

252.7

4.9

1352.9

6.2

14.7

2.5

意大利

629.9

−8.6

152.2

0.6

682

−5.3

138.8

14.3

哈萨克斯坦

88.8

8.2

46.7

6.8

1445.1

−12.9

28.3

6.3

肯尼亚

398.6

32.9

12.1

−4.7

15.6

−10.5

0.2

−7.0

墨西哥

2343.9

−1.8

27.8

10.5

388.3

3.3

56.5

12

蒙古

 

 

 

23.3

0.7

 

摩洛哥

4.7

−0.6

6.2

12.4

681.4

−4.0

0.1

0

莫桑比克

208.5

2.2

4.1

−40.4

1.9

−2.5

 

缅甸

198.7

3.9

2579

1.5

12.6

−8.5

13.1

6.6

尼日利亚

1127.6

1

693.4

4.8

1.3

−66.0

65.6

−1.5

巴基斯坦

653.9

5.5

1158.4

1.3

2394.6

−1.4

 

菲律宾

779.1

2.2

2095

3.8

 

0.1

−2.8

波兰

487.7

2.1

1223.6

11.9

1.1

29.6

罗马尼亚

1086.3

0.7

3.6

−9.3

817.2

6.5

32

14.9

俄罗斯

1873.5

7.6

109.1

1.7

5426.4

−7.9

360.9

10.7

南非

1319.7

−6.8

0.3

0.4

166

−7.2

103.6

3.4

斯里兰卡

33.3

9.8

250.1

0.1

 

0.9

13.3

泰国

468.5

−1.3

3650.2

−5.2

0.1

3.4

1.1

−4.8

土耳其

762.8

7.3

91.4

0.2

2068.2

7.9

20.3

5.2

乌克兰

3149.2

−1.4

 

2360

4.1

528

9.3

英国

 

1473.4

1.5

 

美国

38018.2

2.7

991.8

6.5

4739.9

−13.5

10981.5

0.2

乌兹别克斯坦

56.8

8.1

39.1

7.1

597.3

−7.3

 

越南

554.3

1.1

4476.5

−1.4

 

8.9

−10.8

赞比亚

236.7

−1.1

1.9

−21.9

16.7

−15.2

13.7

−15.5

主要生产国

95961.4

1.8

67828.1

0.6

62975.8

−3.5

30201.8

−0.5

其他国家

8576.6

1.4

6630.1

0.3

6682.9

0.5

2061

6.4

总计

104537.9

1.8

74458.2

0.6

69658.8

−3.2

32262.8

−0.1

注:红色数字是基于遥感模型监测获得,而其他数字是基于趋势分析的预测。

玉米

全球范围内玉米产量变幅较大的国家包括埃及和巴西,其中埃及玉米同比增产6.4%;巴西作为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玉米产量同比增加3.1%,而全球第二大玉米出口国阿根廷则由于北部省份的干旱影响,玉米产量下降3.8%,干旱同样影响到与之毗邻的乌拉圭和巴西部分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亚玉米产量与2017年的严重干旱造成的低产年相比,大幅增长32.9%,本监测期内该国良好的气象条件有利于雨季早播玉米的种植和生长。虽然当前监测期内丰富的降水量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土壤水分保证,并使后期作物生长持续受益,但雨季的最终产量仍将取决于后期的农业气象条件。

玉米作为南部非洲地区的主要口粮作物,各国生产形势参差不齐,其中,南非作为全球第十大玉米出口国,玉米产量同比下降6.8%。临近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产量均出现上涨(分别增产4.1%和2.2%),而赞比亚则减产1.1%。

另外,墨西哥玉米产量下降1.8%,菲律宾的玉米产量较小,,预计其产量同比将增加2.2%。

水稻

监测结果表明东南亚众多国家的水稻产量同比下降,其中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分别减产2.2%、1.1%、5.2%、1.4%,显著偏低的日照条件造成的光合有效辐射不足可能是产量下降的一个因素。上述国家均接近赤道地区,气候条件呈现全年湿润特征,监测期内的气温总体低于平均水平。南亚北部的孟加拉国、印度、缅甸和菲律宾等国经历了北半球的冬季干燥时段,冬季作物愈发依赖灌溉。这四个国家的水稻产量同比分别增加3.2%、2.6%、1.5%和3.8%。

阿根廷的水稻产量仅为该国玉米产量的二十分之一,但其水稻生长形势欠佳,同比减产15.3%。遥感监测显示,2018年阿根廷水稻、玉米和大豆生产形势不佳,是阿根廷少有的欠产年,将影响该国的大宗粮油作物的出口。

小麦

本期通报基于最新遥感数据监测了北半球小麦的生产形势。其中,低纬度地区的部分小麦主产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的小麦已经接近或完成收获,而高纬度地区的小麦将在夏季收获。因此如果5月至小麦收获期间的降水充沛,能够为小麦生产提供充足的水分,高纬度地区的小麦有望从冬旱中逐渐恢复。由于北半球冬季气象条件总体不利,全球各大洲均出现部分国家小麦产量减幅超过5%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如加拿大(-13.0%)和美国(-13.5%)在内的小麦主产国减幅较大,主要原因是冬季日照不足、干旱、洪水和寒潮的共同作用。印度、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等其他小麦主产国的产量分别下降6.3%、12.9%和7.9%。正是上述若干小麦主产国产量的下降,导致全球小麦产量同比下降3.2%。

小麦产量同比增加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伊朗、土耳其、白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和埃及。其中,孟加拉国增产7.7%,伊朗和土耳其从上一季的欠产阴影中恢复,冬小麦产量同比分别增加 6.2%和7.9%,白俄罗斯、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小麦产量同比也分别增产9.7%、11.9%和6.5%。埃及小麦同比增产7.0%,与此同时玉米和水稻产量也实现同比增加。

大豆

北半球大部分大豆生产国的大豆尚未播种或正处于播种期。南半球的阿根廷大豆生产形势与玉米和水稻一致,大幅减产8.2%,而巴西大豆生产形势正常,同比增产0.8%。

主要国家进出口

表5.2显示了基于表5.1的数据开展的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主要进出口国生产形势分析。此外,在计算四种大宗作物供需差额时,还考虑了其他14个国家的生产形势(见表5.2的备注说明)。

总体上,全球前五大粮油作物进口国的总产量和前十大进口国的总产量较2017年均有所增加。对于前十大进口国而言,玉米总产量同比增产最多,增加362.9万吨,而小麦总产量增量最小,增加45.2万吨,该数值在表5.2中显示为负数表明这些进口国对国际市场需求量的下降。如果将这些主要进口国家作为整体来看,其玉米和水稻生产形势不及全球和142个小微生产国。而小麦和大豆生产形势全球和142个小微生产国表现更好。因此考虑到人口的增长,2018年对大宗粮油作物的进口需求可能仍将与去年持平或略偏高。

目前,全球玉米生产格局由若干大型玉米生产与出口国主导,主产国和主要出口国的产量变化与表5.1中全球产量变化基本一致:前10位玉米出口国和全球的玉米产量均同比增长1.8%,而前10位水稻出口国和全球水稻产量的同比变幅分别为0.7%和0.6%,大豆为-0.4% 对比-0.1%。如果后期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生产形势未见好转,全球前10位小麦出口国的产量赤字预计将超过1700万吨,全球小麦供应形势将呈紧缩态势。

表5.2  2018年全球前5名和前10名大宗粮油作物进口国和出口国的生产形势、其相对2017年的变幅以及进口国和出口国需求差额和供给差额

  玉米 水稻 小麦 大豆
万吨 Δ% 万吨 Δ% 万吨 Δ% 万吨 Δ%
前5名进口国 22392.2 1.9 3060.3 3.9 2854 2 1470 2.8
前10名进口国 23107.8 1.6 30169.5 0.3 3630.3 1.3 1740.6 3.8
需求差值(万吨) -362.9 -91.2 -45.2 -63.7
前5名出口国 54005.4 1.9 27009.1 0.9 18796.1 −8.6 27175.1 −0.8
前10名出口国 60401.3 1.8 31134.1 0.7 27935.4 −5.8 29828.2 −0.4
供给差值(万吨) 1054.8 210.3 −1729.6 −107.3

注:除表5.2所列国家外,需求差值和共计差值在计算时,同时考虑了下列主要进口国和出口国:阿尔及利亚,玻利维亚,哥伦比亚,科特迪瓦,伊拉克,日本,马来西亚,荷兰,巴拉圭,大韩民国 ,沙特阿拉伯,西班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乌拉圭,这些国家2018年和其他历史参考年份的作物产量都是基于趋势分析得到的。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气象条件
    • 全球农业气象条件
  • 农业主产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主产区
  • 主产国作物长势
    • 概述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土耳其
    • 乌克兰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阿富汗
    • 蒙古
    • 斯里兰卡
    • 赞比亚
    • 莫桑比克
    • 肯尼亚
    • 安哥拉
    • 摩洛哥
    • 匈牙利
    • 意大利
    • 白俄罗斯
    • 泰国
  • 中国
    • 概述
    • 夏粮与冬小麦产量
    • 病虫害监测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形势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 黄淮海区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西南区
    • 华南区
  • 焦点与展望
    •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 全球灾害
    • 焦点
    • 厄尔尼诺
    • 北半球冬小麦病虫害监测
  • 附录
    • 附录 A. 环境指标和潜在生物量
    • 附录 B. 2018年度国外省州级产量
    • 附录 C. CropWatch 指标、空间单元和产量估 算方法速览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