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2017-2018年度越冬期内农业气象条件不利于主产区内的冬小麦生长,全国冬小麦单产比2016-2017年度下降1.4%,预计全国冬小麦总产量为11270.7万吨,同比减产327.5万吨,减幅达2.8%(表4.2)。全国冬小麦播种总面积为23,218千公顷,比2016-2017年度减少1.4%。在冬小麦主产省中,河北、江苏、山东和河南等省份冬小麦单产均同比下降1%,四川省冬小麦单产同比下降2%。安徽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同比持平,而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了1%。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 3%)和陕西省(+ 5%)的冬小麦种植面积增幅最大。前一期通报中已经提及的安徽和河南夏粮作物播种期的推迟对作物冬前生长发育有所影响,由于大部分农户相应改种晚播品种,至返青拔节期作物长势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各省中,山东省由于作物发育迟缓,冬小麦单产下降幅度最大,下降约5%。与2016 - 2017年度相比,河北、河南、湖南和四川的冬小麦产量同比均下降1%;山西、江苏、安徽、陕西和甘肃的冬小麦越冬后农气条件良好,CropWatch预计单产同比均有所增加,增幅为2%至6%不等。
由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同步增加,陕西省冬小麦产量同比增幅最大,达到11%。产量大幅增加的省份还包括:山西省和甘肃省分别同比增产5%和7%,主要是由于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同步增加;安徽省同比增产5%,江苏和重庆分别增产4%和1%,均得益于单产的增加。全国前3大冬小麦生产省份(河南、山东和河北)产量同比分别下降2%、6%和2%,其中河北主要遭受干旱影响,而山东和河南的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作物发育迟缓所致。
表4.2. 2018年中国冬小麦主产省市冬小麦产量遥感监测结果
面积 (千公顷) | 单产 (kg/ha) | 产量 (万吨) | |||||||
2017年 | 2018年 | Δ(%) | 2017年 | 2018年 | Δ(%) | 2017年 | 2018年 | Δ(%) | |
河北 | 2048 | 2026 | -1 | 5898 | 5827 | -1 | 1208.0 | 1180.2 | -2 |
山西 | 517 | 533 | 3 | 4289 | 4374 | 2 | 221.9 | 233.2 | 5 |
江苏 | 1962 | 1946 | -1 | 4863 | 5045 | 4 | 954.0 | 981.6 | 3 |
安徽 | 2420 | 2422 | 0 | 4441 | 4655 | 5 | 1074.7 | 1127.5 | 5 |
山东 | 4113 | 4091 | -1 | 5963 | 5653 | -5 | 2452.7 | 2312.4 | -6 |
河南 | 5115 | 5049 | -1 | 5111 | 5058 | -1 | 2614.2 | 2553.9 | -2 |
湖北 | 1040 | 1044 | 0 | 4117 | 4082 | -1 | 428.1 | 426.3 | 0 |
重庆 | 350 | 349 | 0 | 3299 | 3343 | 1 | 115.5 | 116.7 | 1 |
四川 | 1290 | 1268 | -2 | 3627 | 3594 | -1 | 467.7 | 455.9 | -3 |
陕西 | 1027 | 1076 | 5 | 3740 | 3957 | 6 | 384.1 | 425.7 | 11 |
甘肃 | 388 | 390 | 0 | 3858 | 4099 | 6 | 149.9 | 159.8 | 7 |
小计 | 20270 | 20193 | -0.4 | - | - | - | 10070.9 | 9973.1 | -1.0 |
其他 | 3278 | 3025 | -8 | - | - | - | 1527.3 | 1297.5 | -15 |
全国* | 23548 | 23218 | -1.4 | 4925 | 4854 | -1.4 | 11598.1 | 11270.7 | -2.8 |
注: * 全国数据未包含台湾省.
中国冬小麦产量几乎占夏粮总产量的92%,占绝对主导地位。 CropWatch预计2018年全国夏粮总产量为12275.3万吨,比2017年丰产年份回落了2.8%(表4.3)。由于冬小麦和油菜种植收益低,全国范围内夏粮种植面积缩小了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部分农民选择在冬季休耕,并在春季后种植中稻。全国范围内,四川省夏粮种植面积下降幅度最大,缩减约2%;黄土高原地区的有利农气条件惠及当地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单产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促使山西、陕西和甘肃省的夏粮产量有较大幅度增产,其中山西省种植面积同比增加3%,陕西种植面积同比增长5%,甘肃种植面积同比增长1%;同时,山西单产同比增长2%,陕西增长7%,甘肃增长6%。江苏和安徽的夏粮单产同比均上升了3%,弥补了夏粮种植面积缩减对产量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前2大夏粮主产省份的夏粮产量同比均有一定幅度减产,其中河南省减产6%,山东省减产2%,受此影响,全国夏粮总产量较2017年的丰产年有所下降。
未来夏粮和冬小麦灌浆期的农业气象条件仍会对最终产量产生影响,因此,CropWatch将在后期的持续监测中,依据最新的遥感及农气条件信息,对夏粮和冬小麦产量进行复核,并在下一期通报中发布。
表4.3 2018年中国夏粮主产省市夏粮产量遥感监测结果
2017年 | 2018年产量 | ||||
产量(万吨) | 面积变幅 (%) | 单产变幅 (%) | 产量变幅 (%) | 产量(万吨) | |
河北 | 1207.7 | -1 | -1 | -2 | 1178.4 |
山西 | 225.1 | 3 | 2 | 5 | 236.6 |
江苏 | 958.5 | -1 | 3 | 2 | 975.3 |
安徽 | 1166.2 | -1 | 3 | 2 | 1183.9 |
山东 | 2489.8 | -1 | -6 | -6 | 2333.0 |
河南 | 2629.3 | -1 | -2 | -2 | 2563.6 |
湖北 | 575.6 | -1 | 0 | -1 | 569.5 |
重庆 | 228.9 | 0 | 2 | 2 | 233.6 |
四川 | 551.3 | -2 | 0 | -1 | 544.4 |
陕西 | 388.9 | 5 | 7 | 12 | 437.3 |
甘肃 | 299.9 | 1 | 6 | 7 | 321.1 |
小计 | 10721.1 | - | - | -1 | 10576.7 |
其他省市 | 1906.4 | - | - | -11 | 1698.6 |
全国* | 12627.5 | -1.6 | -1.2 | -2.8 | 12275.3 |
注: * 全国数据未包含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