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详细分析了中国7个农业生态区的作物长势,包括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黄淮海区、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区、西南区以及华南区七个区域。在全国农气条件概述之后(4.1节),4.2节对2023年全国夏粮和冬小麦产量进行预测;4.3节是7个农业主产区的作物长势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所用指标包括农业气象指标、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NDVI距平聚类、最佳植被状态指数和潜在生物量距平等;4.4节展望预测了2023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形势。各省详细的农业气象条件指标,请参与附录A中的表A.11。
本报告涵盖了冬小麦和油菜的主要生育期,春播作物(春玉米和早稻)的播种工作于3月开始。中国的耕地有一半左右是灌溉地,农业气象条件对另一半的雨养作物起着重要作物,降水异常通常对灌溉耕地的农作物影响较小。
总体来看,夏粮主产区的农业气象条件处于正常水平,与过去15年平均水平相比,全国光合有效辐射和平均气温分别偏高4%和1.1℃,而降水量偏低2%,综合作用使得潜在生物量与平均水平持平。全国耕地种植比例(CALF)下降4%,VCIx平均值为0.79。全国农作物生产形势指数(CPI)为1.11,表明作物生产形势略优于常规水平。2023年1-4月,我国最重要的夏粮主产区黄淮海区越冬至返青拔节期的降水较平均水平偏高21%,气温偏高1.4℃,适宜的水热条件使得作物长势好于近5年平均水平,全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VCIx)值为0.86。总体来说,除了华南区和西南区受到降水不足的影响外,全国夏粮主产区农业气象条件正常。
从空间分布上看,大部分耕地(深绿色和蓝色区域,占耕地面积的92.2%)在整个监测期内的降水量处在平均水平上下,偏高幅度在30mm/旬之内。其余7.8%的耕地(浅绿色标记)降水量距平状况呈现波动变化特征,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以及广西、湖南和江苏的部分地区;其中,降水量偏低的最大幅度(-60mm/旬)出现在3月上旬,偏高的最大幅度(+120mm/旬以上)则出现在3月下旬。气温方面,全国总体呈现相似的距平变化模式,但气温偏离平均水平的幅度有所差异:包括东北区大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区的部分地区和西南区(深绿色区域)等地,在3月上旬气温明显偏高6.5℃以上;内蒙古部分地区、黄土高原区和西南区(浅绿色区域)等地4月下旬的气温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偏低4.0℃以上。监测期内未种植作物的耕地主要位于西北和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和河北的部分地区,冬季的低温使得这些区域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VCIx空间分布图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作物长势良好,VCIx值多大于0.8;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四川、湖北、江西和贵州的部分地区VCIx的数值在0.5和0.8之间。潜在生物量距平空间分布图反映了不同地区的巨大差异,明显偏高(用蓝色标记)的潜在生物量主要出现在东北区、内蒙古南部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和黄淮海区西部,而偏低超过20%以上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内蒙古、辽宁、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区。就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VHIn)而言,高值区(>35%)在全国广泛分布,表明大多数冬季作物没有受到水分亏缺的影响。
就各农业生态区而言,内蒙古区、黄淮海区和黄土高原区的降水量高于平均水平,分别偏高5%、21%和35%,而其余农业生态区的降水量则低于平均水平,偏低幅度介于4%(东北区和西南区)到31%(华南区)之间。各农业生态区的平均气温均高于平均水平,偏高幅度从0.8℃(西南区和黄土高原区)到1.5℃(东北区)不等。内蒙古区(-1%)、黄土高原区(-1%)和东北区(-1%)的光合有效辐射略偏低,其余4个农业生态区的光合有效辐射高于平均水平。与平均水平相比,多数农业生态区的潜在生物量都有所偏高,偏高的幅度在1%(长江中下游区)到20%(黄土高原区)不等,而华南区(-18%)和西南区(-2%)则低于平均水平。长江中下游区(+1%)和黄淮海区(+3%)的CALF值略高于平均水平,华南区CALF处于平均水平,而西南区和黄土高原区则低于平均水平。各个农业生态区的VCIx值差异较大,范围在0.74和0.90之间,其中黄土高原区VCIx值最低,为0.74,而长江中下游区VCIx值最高,为0.90。
表 4.1 2023年1月-4月中国农业气象指标与农情指标距平变化
区域 | 累计降水 | 平均气温 | 光和有效辐射 | 潜在累计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当前值(mm) | 距平(%) | 当前值(°C) | 距平(°C) | 当前值(MJ/m2) | 距平(%) | 当前值(gDM/m2) | 距平(%) | 当前值(%) | 距平(%) | 当前值 | |
中国黄淮海地区 | 117 | 21 | 7.3 | 1.4 | 910 | 0 | 340 | 12 | 71 | 3 | 0.86 |
中国内蒙古地区 | 58 | 5 | -3.6 | 1.1 | 895 | -1 | 190 | 5 | / | / | / |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 | 122 | 35 | 2.9 | 0.8 | 964 | -1 | 338 | 20 | 36 | -10 | 0.74 |
中国长江下游 | 456 | -11 | 11.5 | 1.2 | 779 | 9 | 760 | 1 | 89 | 1 | 0.90 |
中国东北部 | 92 | -4 | -5.0 | 1.5 | 781 | -1 | 231 | 8 | / | / | / |
中国南部地区 | 263 | -31 | 16.2 | 1.1 | 912 | 9 | 606 | -18 | 95 | 0 | 0.89 |
中国西南部 | 304 | -4 | 9.3 | 0.8 | 814 | 3 | 569 | -2 | 93 | -3 | 0.84 |
图 4.1 中国主要作物物候历
图 4.2 2023年1月-4月中国降水量距平(过去 15 年平均水平)聚类空间分布及聚类类别曲线
图 4.3 2023年1月-4月中国气温距平(过去 15 年平均水平)聚类空间分布及聚类类别曲线
图 4.4 2023年1月-4月耕地种植状况(CALF)分布图
图 4.5 2023年1月-4月中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VCIx)
图 4.6 2023年1月-4月中国潜在生物量距平
图 4.7 2023年1月-4月中国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