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农业气象条件与去年基本持平。就全国尺度而言,与近15年同期平均水平而言,温度偏低0.1℃,光合有效辐射偏低4%。适宜的降水(偏高14%)促使潜在累积生物量偏高11%。中国7个农业主产区的温度均接近平均水平:其中,温度增幅最大区域是黄土高原区(+0.3℃),降幅最大的是东北地区(-0.4℃)。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降水远高于近15年平均降水量(+57%),而长江中下游地区(+33%)和黄土高原区(+14%)的降水也显著高于近15年平均降水量。在省级尺度上,河北(+46%)和江西(+46%)的降水明显偏多。全国大部分地区在7月下旬、8月下旬和10月下旬气温均偏低,相应的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见表4.1.。
图4.1-4.6是中国区域降水和温度距平聚类图及相应的类别曲线、耕地种植比例、最佳植被状况指数、复种指数、最小植被健康指数。
表 4.1. 2016 年7月至10月中国农业气象指标与农情指标距平变化
分区 | 农气指标 | 农情指标 | |||||
距平 (与近15年平均相比) | 距平 (与近5年平均相比) | 监测期 | |||||
降水 (%) | 温度 (°C) | 光合有效辐射(%) | 潜在累积生物量(%) | 耕地种植比例(%) | 复种指数(%)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黄淮海区 | -5 | 0.1 | -4 | 1 | 0 | -2 | 1.34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 57 | -0.3 | -3 | 33 | 3 | 0 | 0.91 |
黄土高原区 | 14 | 0.4 | -3 | 7 | -5 | -4 | 0.94 |
长江中下游区 | 33 | -0.1 | -8 | 16 | -1 | 5 | 0.8 |
东北区 | -1 | -0.4 | -2 | 4 | 0 | -1 | 0.98 |
华南区 | 9 | 0 | -3 | 7 | -1 | -1 | 0.59 |
西南区 | -3 | 0.1 | -1 | -5 | - | -9 | 0.89 |
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最佳植被状况指数较其他主产区相对偏高,最佳植被状况指数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黄图高原区、华中和华南区,尤其是在宁夏中部和甘肃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虽然农业气象指数处于平均水平,但作物长势却好于平均。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7个农业主产区中,长江中下游区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的潜在累积生物量较平均水平显著偏高33%和16%,而中国西南区的潜在累积生物量较平均水平偏低5%;潜在累积生物量增幅较大的省份包括福建(+29%)、江西(+25%)和内蒙古(+29%)。
监测期内,全国耕地种植比例与近5年同期持平,7个农业主产区中,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耕地种植比例高出近5年平均水平3%,黄淮海区和中国东北区与平均水平持平,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略降低(-1%),黄土高原地区受旱情影响,耕地种植比例显著偏低5%,表明该地区作物种植面积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未种植耕地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山东、河南和内蒙古东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复种指数偏高5%;而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与平均水平持平,其余五个农业主产区复种指数均小幅降低。复种指数分布图显示,单季作物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双季作物分布于中部地区,而三季作物多分布在华南区。最小植被健康状况指数表明,中国中部和东部几乎所有的省份监测期内均发生过局地性水分胁迫,包括河南东南部、江苏中南部和山东东部等地(图4.6)。
图 4.1. 2016年7月至10月中国降水量与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差值聚类空间分布及聚类类别曲线
图 4.1. 2016年7月至10月中国气温与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差值聚类空间分布及聚类类别曲线
图 4.3 2016年7月至10月中国耕地种植状况.
图 4.4 2016年7月至10月中国最佳植被状态指数(VCIx)分布图.
图 4.5 2016年7月至10月中国植被健康指数最小值分布图.
图 4.6 中国耕地区复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