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10月初——本次通报的数据起始期,大部分秋季作物已经收获,冬季作物如冬小麦和油菜正处于播种期。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中国境内平均环境要素相对于近五年同期平均水平稍好,具体来说,平均温度比五年和2001年至2013年的平均水平高将近1或0.5度。应当强调是降雨较正常水平高25%,PAR甚至超过2001年创纪录的水平,达到680瓦/平方米。然而,中国的最大植被状态指数(VCI)仅仅处于12年平均水平,略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图4.1逐像元的显示了最大VCI。
图4.1. 中国最大植被状态指数
光、温、水环境要素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很有意思的情况。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以及广西,江苏东部,渤海湾北部的沿海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作物长势偏好。然而,中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过去四个月的降雨量只有61毫米,低于10月至1月份正常水平的20%,此外,该区域直至1月底一直没有有效降雪,冬小麦主产区冬季出现旱情。此后,在2月初,覆盖整个中国北方的强降雪出现,在积雪融化之后,土壤墒情适宜,同时伴随着温暖和煦的天气,冬季的旱情并未对该区域的冬小麦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和中国华北平原的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这些区域几乎没有作物生长。
图标 4.2 2013年11月中国小麦主产区种植和未种植的耕地分布图
注: 数据源为30米分辨率的HJ-1 CCD影像。白色(主要生产区内)表示没有耕地;白色(主要生产地区外)表示未覆盖;无效表示没有数据。
过去四个月未种植耕地比率(UAL)为0.31,比2001年至2013年的平均水平低3%。如果仅考虑中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12个省份的小麦产量通常超过全国产量的85%),未种植耕地比率比2012-2013年冬季同期降低0.02,表明2013-2014年度的冬季作物(冬小麦和油菜)的播种面积与前一年同期有所增加。本报告监测的时间段内,大部分未种植耕地位于甘肃省西部和北部,山西省东部山区和安徽南部。前两个区域受气温较低影响,大部分耕地无冬季作物种植,而在安徽南部和四川东南部未种植耕地是为种植水稻而预留的水田。渤海湾西岸地区和黄河三角洲受土壤盐碱化影响,仅能种植一季作物,几乎无冬季作物生长。
表 4.1. 中国环境要素和环境指标,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与5年和10年平均距平
环境指标与12年平均差值 | 植被指标与5年平均差值(2008-2013) | |||||
(2001-2013) | ||||||
降雨总量(%) | 平均温度 (°C) | 光和有效辐射累积(%) | 生物量累积 (%) | 未种植耕地比率 (绝对差值) | 最大植被状态指数(绝对差值) | |
黄淮海地区 | -25 | 0.9 | 13 | -16 | -2.5 | 0.01 |
内蒙古地区 | 38 | 1.7 | 7 | 43 | -18.2 | 0.16 |
黄土高原区 | 3 | 1 | 12 | 0 | 1.5 | 0.03 |
长江中下游去 | 16 | 0.4 | 14 | -13 | 1.4 | 0 |
东北地区 | 55 | 1.3 | 6 | 28 | -2.5 | 0.02 |
中国南部 | 20 | 0.3 | 4 | 3 | 0.2 | -0.01 |
中国西南部 | 26 | -0.5 | 5 | 5 | -5 | 0.03 |
注: 除温度之外,其它指标距平均用百分比表示,0表示与平均值相比较没有变化,相对差值由(C-R)/R*100计算,C=当前值,R=差值,5年平均指在2008年至2013年之间10月到1月同一时期,12年平均指在2001年到2013年之间10月到1月这一时期。VCI为植被状态指数。
表 4.3.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 中国最小植被健康指数
过去4个月的最小植被健康指数表明在重庆和相邻省份,以及河南、江西北部和长江三角洲或多或少有水分胁迫,而在其余地区,对于目前作物,水分充足,这有利于作物春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