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与东南亚( 不包括东南亚海岛) 是一个异质性较大的区域。全区域水稻是主要作物,而小麦和玉米主要生长在印度和缅甸。如图2.4所示。
该区域所有国家种植夏季作物和冬季作物,夏季作物一般在年底收获(种植期从2月一直到6月),冬季作物一般在9-12月种植,5-8月收获,种植期的差异取决于生长周期的长度、农业实践,以及当地条件。对于该主产区内的所有国家,监测期内都有收割和种植的作物。作物种植区大部分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及缅甸的旱作区,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和湄公三角洲、洞里萨湖地区,泰国中部和东北地区。
根据环境指标的分析结果,该区域降水高于近5年/12年平均水平30%,潜在生物量高于近12年平均水平20%。在CropWatch监测的6个农业主产区内,与过去5年和12年相比,南亚与东南亚都表现出最高的生物量,分别高出平均水平19%和22%。
在10月-1月期间,未种植耕地比率为2.5%,低于5年平均水平2.1%。未种植耕地区域主要集中在印度的拉贾斯坦邦北部。
VHI与12年平均水平相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根据聚类图分为四个区域:(i)持平区域约占34%(深绿色和红色),主要集中在印度中部以北和南部,较小的波动归因于作物的收获。(ii)高于平均水平区域占23%(蓝色),表现为10月迅速增加,12月又下降的趋势,但均高于平均水平。(iii)部分低于平均水平区域占18%(绿色),表现为从10月线性趋势下降,而1月底开始恢复,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印度东北部雨养作物区。(d)低于平均水平区域占25%(红色),表现为所有时间均低于平均水平,而在1月底恢复,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MPZ东部与(i)和(iii)混合的区域。这些变化可能与10月“费林”和“百合”台风的影响有关(见5.1),印度,孟加拉和缅甸都显示出高于降水平均水平(分别是56%,46%和26%),而其他国家接近于平均水平。
最佳植被状态指数在印度西北部比较高,与VHI聚类结果一致,明显的指示出冬季作物长势处于较好状态。而在孟加拉国的南部和东部,有大量的低值出现;在农业主产区的东部也发生类似情况,暗示了复杂的作物长势情况,有时相当差,例如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
图2.4南亚与东南亚农业主产区:农业活动与胁迫
(a) 2013.10-2014.1 VHI 聚类空间分布图(VHI 与2001-2013年 12年平均水平的差值);(b) VHI 聚类类别过程线;
(c)休耕地与耕作农田分布图; (d) 最佳植被状态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