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玉米未来变化趋势 焦点与展望
作者:


全球73%的玉米种植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大部分是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地区。玉米主要在雨养条件下生长,由土地资源有限的小农户种植,因此,玉米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关乎拉丁美洲、亚洲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数百万贫困人民的生计问题。

除非洲外,玉米主要用于饲料。但是玉米(包括衍生产品和残余物)可以加工成粮食、油、淀粉、糖浆和饲料等被人或动物食用,也可制作成如乙醇、生物柴油、绿肥和纸张等。例如在美国,38%的玉米被加工成动物饲料,35%用于制作乙醇及衍生产品,10%用于食物配料,其中仅有1%的玉米直接为人类食用。

玉米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在墨西哥,利用玉米制作成玉米粉圆饼和玉米面团包馅卷;在欧洲少部分地区喜欢制作成玉米粥;在亚洲高原地区(如尼泊尔、不丹和印度)和非洲许多国家也将玉米作为食物,在非洲人们常常喜欢白玉米,并制作成玉米粉团和玉米面食品(也称为“恩希玛”)。

玉米单产和产量日益增长

玉米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玉米单产增加和转基因玉米的出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在20世纪末,玉米产量大幅增长(如图5.1所示),年际总产量超过水稻和小麦,在主要作物中产量比重最大。从19世纪80年代以来大麦、高粱和西红柿产量停止增长了。木薯产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动物饲料需求增加。从2003年至2012年,作物产量增长速率最大的7个国家分别为:孟加拉国(0.16),柬埔寨(0.14),乌克兰(0.14),俄罗斯(0.11),埃塞俄比亚(0.08),缅甸(0.08)和印度尼西亚(0.07)。

图 5.1 1961年以来全球主要谷类和薯类产量变化(单位:百万吨)

数据来源:FAOSTAT

玉米产量增加不仅体现在单产上,种植面积也有所增加,当然这是通过减少其他谷类作物种植面积换取的。这意味着,在很多国家玉米已经成为钟爱的谷类作物。基于时间序列上变化的相似性进行聚类分类,本期通报分析部分国家玉米单产的变化趋势(见图5.2)。

图5.2 1993年以来玉米单产变化趋势分类

注:国家以三位ISO代码标示(具体参见第三章),纵轴变量为与2001-2004年内平均单产相比后乘以100的结果,每一个聚类中,最典型的国家用星号标记,离聚类中心最远的国家用括号标示。聚类图用ADDATI软件实现(http://circe.iuav.it/~silvio/addawin_site/addawin_en.html)。

如图5.2所示,1993年至2005年,玉米生产大国,阿根廷、法国和美国的玉米单产指数在80至110范围内波动增长;此后单产指数保持在相对稳定值115。玉米单产变化特点分为三类(如图中绿色、蓝色和紫色趋势线标示):绿色趋势线表示在过去40年单产增幅达40%的国家,包括巴西、印度尼西亚、印度、哈萨克斯坦、菲律宾、乌克兰和越南;蓝色趋势线表明在过去40年间单产增幅达60%,包括埃塞俄比亚、缅甸、巴基斯坦、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南非;紫色趋势线表示过去40年孟加拉国和柬埔寨玉米单产增幅达60%,并且年际间剧烈波动。图中数据表明,在缅甸、乌克兰和南非持续的增产措施成功有效。部分玉米生产小国的产量显著增长,但产量的急剧增长有可能会影响作物的种植结构与人们的饮食习惯。

表5.2列出全球15个国家的玉米产量对谷物总产贡献率的变化。第一组,缅甸到老挝的6个国家玉米产量增幅最快,与1994至2004年相比,2004至2013年间玉米产量增幅1倍以上,其中缅甸和乌克兰增速最快(详见图5.2)。第二组,从德国到中国,是全球玉米产量最多的10个国家,其中中国第一,德国第十,作为全球第四大玉米生产国的俄罗斯,玉米产量增幅达到2.2,是全球玉米产量增幅最大的国家之一。法国玉米产量减少了10%,巴西玉米产量保持不变,其他主要生产国的玉米产量在总谷类产量中贡献率增幅超过10%,  印度高达40%。

表5.2 全球十五个玉米主要生产国相对玉米产量及面积增幅比例统计表

等级(以占2004-2013年年均总产量平均值比例排序)  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占谷类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幅 玉米产量占谷类总产量百分比
(2004-2013与1994-2003比较) (2011-13)
面积 产量
玉米产量增幅最快的国家
缅甸 (MMR) 19 1.4 2.1 5
乌克兰 (UKR) 11 2.1 2.3 45
斯里兰卡 (LKA) 43 1.3 2.6 5
柬埔寨 (KHM) 35 2 2.7 9
俄罗斯 (RUS) 4 2.4 3.2 11
老挝 (LAO) 56 2.9 4.4 26
玉米产量最多的10国                 (包括俄罗斯)
德国 (DEU) 10 1.3 1.3 11
孟加拉国 (BGD) 9 14.8 22.7 3
加拿大 (CAN) 8 1.3 1.3 23
法国( FRA) 7 0.9 0.9 23
巴西 (BRA) 6 1 1 77
印度尼西亚 (IDN) 5 0.1 1.3 21
印度 (IND) 3 1.3 1.4 8
美国 (USA) 2 1.2 1.1 60
中国 (CHN)  1 1.3 1.3 38

Source:Authors, based on FAOSTAT data.

此外,除了表中所列举的国家之外,部分较小的国家玉米产量急剧增加,甚至超过20倍。主要原因为这些国家玉米初始产量低,立陶宛、白俄罗斯和孟加拉国的玉米产量仍保持大幅增长。在其他初始产量很低的国家,增幅相对温和,但老挝和沙特阿拉伯增幅较大。以沙特阿拉伯为例,受益于地下水灌溉,包括玉米在内的所有粮食产量都大幅增加,但到2016年深层地下水灌溉将会全面禁止。还有一些国家,玉米产量增加的主因是种植面积增加,但其是以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为代价的。

最后,在全球100个主要粮食生产国中,6个国家玉米对粮食的贡献率呈现下降趋势,如日本、墨西哥以及中亚三国(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和乌兹别克斯坦),其中乌兹别克斯坦降低75%,其它国家降低近30%。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气象环境
    • 全球农业气象环境
  • 农 业 主 产 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
  • 遥 感 监 测 国 的 作 物 长 势
    • 赞比亚
    • 莫桑比克
    • 肯尼亚
    • 安哥拉
    • 摩洛哥
    • 匈牙利
    • 意大利
    • 斯里兰卡
    • 蒙古
    • 白俄罗斯
    • 阿富汗
    • 概述
    • 国家分析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泰国
    • 土耳其
    • 乌克兰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中 国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 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预测
    • 主要农作物贸易前景
    • 病虫害监测
    • 概述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
    • 黄淮海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中国西南区
    • 华南区
  • 焦点与展望
    • 全球粮食展望
    • 灾害与极端事件
    • 厄尔尼诺
    • 玉米未来变化趋势
    • 展望
  • 附录
    • 附录A. 环境指标
    • 附录B 2014国外省州级产量估算
    • 附录C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