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报的监测时段对于中国秋粮作物是一个关键期。在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已经收获,玉米也已种植完毕,目前玉米正处于抽穗期。在南方,早稻已经收获,晚稻在7月下旬也开始播种。图4.1-4.5分别是降雨和温度的分布以及相应的曲线、种植耕地比例(CALF)、最佳植被状态指数和最小植被健康指数。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距平状况见表4.1。
图4.1. 2014年3月至7月中国降水量与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差值聚类空间分布图(a)及聚类类别过程线(b)
图4.2. 2014年3月至7月中国平均温度与近5年同期差值聚类空间分布图(a)及聚类类别过程线(b)
图4.3.2014年4月至7月期间中国耕地种植情况分布图 图4.4. 2014年4月至7月中国最佳植被状况指数(VCIx)分布图
图4.5.2014年4月至7月期间中国最小植被状态指数分布图
与近13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监测期内中国的降雨增加10%,温度偏高0.7°C,光合有效辐射降低2%。充足的降雨和适宜的温度导致潜在生物量比平均水平增加2%。在过去的5个月内,超过75%的地区降雨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在广东北部和广西省,降雨高于平均水平。平均气温在3月上旬和5月低于平均,但在3月下旬,则高于平均水平。在中国南方地区,高于平均水平的降雨、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导致较高的生物量。在黄淮海地区、辽宁、内蒙、陕西等地,较少的降雨导致作物受到水分胁迫,从而使潜在生物量与平均水平相比减少11%。
较高的植被状态指数主要位于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较低的植被状态指数主要处在西北和中原地区,如甘肃省和河南省。东北地区作物长势好于近13年平均水平(最佳植被状态指数为0.93),主要由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均高于平均水平,而降雨只略低于平均。
种植耕地比例在监测期内比近5年平均增加1.6%。与平均水平相比,黄土高原地区和东北地区是仅有的两个耕地种植比例上升的地区,分别增加4.6%和0.5%。大部分未种植的耕地位于甘肃和陕西中部,内蒙古和沿长江流域地区。
最小植被健康指数表明,除河北南部,河南南部和东部,东北地区,山东西南部以及安徽北部等部分地区外,几乎中国所有北方地区都在遭受不同程度干旱的侵袭。(图4.5).
表4.1. 2014年4至7, CropWatch监测的中国气候因子与农业指标距平变化
Region | 气候因子 | 农业指标 | ||||
距平(与过去13年相比) | 距平(与过去5年相比) | 当前 | ||||
累积降雨(%) | 平均温度(°C) | 累积光合有效辐射(%) | 累积生物量 (%) | 耕地种植比例 | 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 |
黄淮海地区 | -25 | 1 | 1 | -5 | -0.7 | 0.81 |
内蒙古地区 | 24 | 0.8 | -1 | 16 | -13.5 | 0.81 |
黄土高原 | -7 | 0.4 | -0.7 | -2 | 4.6 | 0.81 |
长江中下游 | 22 | 0.4 | -4 | 10 | -0.4 | 0.89 |
东北地区 | -9 | 1.2 | 0.5 | -12 | 0.5 | 0.93 |
南方地区 | 11 | 1.2 | 2 | 2 | -0.1 | 0.85 |
西南地区 | 2 | 0.5 | -5 | -3 | -0.1 | 0.89 |
注:除了温度距平用摄氏度表示外,其他参数距平都是以相对百分比表示。0值表示和过去平均值比没有变化;相对距平的计算公式为(C-R)/R*100,C表示当前值,R表示参考值指过去5年2009-2013(5YA)或者13年2001-2013(13YA)同期(4-7月)平均值。VCI为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表4.2和4.3列出了2014年中国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产量的预测值,表4.3中详细列出了不同水稻的产量。
表4.2.2014年中国分省作物产量(千吨)以及与2013年相比的变幅
玉米 | 水稻 | 小麦 | 大豆 | |||||
2014 | 变幅(%) | 2014 | 变幅(%) | 2014 | 变幅(%) | 2014 | 变幅(%) | |
安徽 | 3632 | -4 | 17151 | 3 | 11375 | -2 | 1098 | 0 |
重庆 | 2099 | 3 | 4785 | 1 | 1119 | -2 | ||
福建 | 2812 | 1 | ||||||
甘肃 | 4604 | -7 | 4490 | -4 | ||||
广东 | 11073 | 2 | ||||||
广西 | 10983 | 2 | ||||||
贵州 | 5004 | 6 | 5148 | 1 | ||||
河北 | 16237 | -2 | 10609 | -2 | 172 | -1 | ||
黑龙江 | 26303 | 3 | 20231 | 4 | 1460 | -7 | 4586 | -1 |
河南 | 16008 | -4 | 3895 | 1 | 25747 | -1 | 737 | -5 |
湖北 | 15912 | 3 | 4450 | -3 | ||||
湖南 | 25394 | 5 | ||||||
内蒙古 | 14360 | -5 | 5762 | -2 | 836 | -1 | ||
江苏 | 2227 | 3 | 16569 | 3 | 9501 | 1 | 781 | -2 |
江西 | 17365 | 4 | ||||||
吉林 | 24032 | 0 | 5022 | 1 | 660 | 2 | ||
辽宁 | 12889 | -3 | 4709 | 1 | 511 | -2 | ||
宁夏 | 1797 | 7 | 545 | 0 | 2315 | 5 | ||
陕西 | 3870 | -3 | 1040 | 0 | 3953 | -8 | ||
山东 | 18356 | -1 | 21886 | 1 | 659 | -5 | ||
山西 | 9593 | -2 | 2095 | -5 | 187 | -3 | ||
四川 | 7101 | 1 | 14676 | 3 | 4596 | 2 | ||
云南 | 5613 | -5 | 5332 | 1 | ||||
浙江 | 2786 | 1 | ||||||
小计 | 173725 | -1 | 185430 | 0 | 96393 | 1 | 10227 | -1 |
其余12省 | 18226 | 0 | 15740 | 1 | 19140 | 3 | 2852 | -1 |
中国总计 | 191952 | -1 | 201167 | 1 | 119735 | 1 | 13079 | -1 |
注: Δ%=表示和2013年相比的变化百分率
如表4.2所示,与2013 年相比,玉米、水稻和大豆的产量都有所降低,但小麦产量增加1.3%。2014年,玉米的产量预测会达到19195.2万吨,比去年减少1.1%,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区的旱情导致全国玉米的平均单产有所降低。受种植面积继续下降的影响,大豆产量进一步降低到1307.9万吨,总产比去年减少1.9%。水稻由于单产的轻微下滑,产量比去年略降,其中,中稻产量增加,早稻和晚稻产量均有所降低。
在17个监测玉米产量的省份中,重庆、贵州、江苏和宁夏的产量增幅均超过2%,甘肃和陕西的产量降幅最大,甘肃产量下降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小,陕西主要由于干旱导致单产降低,继而使总产减少。江苏省的大豆产量相比其它省份降幅最大,因为江苏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出现下降。由于干旱的影响,陕西省和河南省的中稻产量分别减少1.1%和5.0%,宁夏的中稻产量受种植面积增加影响,产量增加18.1%。
总的来说,CropWatch预测2014年中国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作物产量为56377万吨,与2013年相比略减0.1%。其中,秋粮总产预计为40484万吨,与2013年相比减少184万吨(降低0.5%)。
表4.3.2014年中国分省水稻(早稻、中稻和晚稻)产量(千吨)以及与2013年相比的变幅
中稻 | 早稻 | 晚稻 | ||||
2014 | 变幅(%) | 2014 | 变幅(%) | 2014 | 变幅(%) | |
安徽 | 13448 | 3 | 1910 | -1 | 1792 | 1 |
重庆 | 4785 | -2 | ||||
福建 | 1680 | 0 | 1132 | -1 | ||
甘肃 | ||||||
广东 | 5207 | -1 | 5866 | 1 | ||
广西 | 5428 | -1 | 5556 | 2 | ||
贵州 | 5148 | 0 | ||||
河北 | ||||||
黑龙江 | 20231 | 1 | ||||
河南 | 3895 | -5 | ||||
湖北 | 10688 | 1 | 2399 | -2 | 2826 | -1 |
湖南 | 8338 | 3 | 8278 | -3 | 8777 | -1 |
内蒙古 | ||||||
江苏 | 16569 | -1 | ||||
江西 | 2876 | 3 | 7297 | 2 | 7192 | -1 |
吉林 | 5022 | -1 | ||||
辽宁 | 4709 | 0 | ||||
宁夏 | 545 | 18 | ||||
陕西 | 1040 | -1 | ||||
山东 | ||||||
山西 | ||||||
四川 | 14676 | 1 | ||||
云南 | 5332 | 5 | ||||
浙江 | 1509 | -1 | 1277 | -1 | ||
小计 | 117302 | 1 | 33708 | -1 | 34418 | 0 |
其余12省 | 12865 | 3 | 1679 | -1 | 1196 | 8 |
中国总计 | 130167 | 1 | 35387 | -1 | 35614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