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焦点:中亚 焦点与展望
作者:


总括

中亚包含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中亚与阿富汗、中国、伊朗、俄罗斯边境接壤地区以及蒙古和巴基斯坦在自然环境条件与农业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图5.4)。

5.4 中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

注:AFG:阿富汗; CHN:中国; IRN:伊朗; KAZ:哈萨克斯坦; KGZ:吉尔吉斯斯坦; RUS:俄罗斯; TJK:塔吉克斯坦; TKM:土库曼斯坦; UZB:乌兹别克斯坦。蓝点表示主要水坝。主要水体有两个湖泊:西部的里海、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咸海。数据来源:ETOPO1数据(NOAA,2016年).

中亚五国间的面积和人口差异大,农业统计也存在较大差异(见表5.3)。哈萨克斯坦面积270万km²,是世界国土面积第八大国,是土库曼斯坦或乌兹别克斯坦的6倍,是吉尔吉斯斯坦(19万km²)或塔吉克斯坦(14.3万km²)的十五倍。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为70人/km²,塔吉克斯坦人口密度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61人/km²),但比哈萨克斯坦高十倍。五国农业从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均超过50%,农业产值约占GDP总产值的1/5,由于能源业较为发达,哈萨克斯坦农业GDP的比重小于1/5。整体而言,棉花和小麦是中亚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哈萨克斯坦小麦对国家GDP的贡献仅次于石油与天然气,吉尔吉斯坦棉花与烟草的贡献仅次于黄金,坦吉克斯坦棉花与小麦的贡献仅次于铝,土库曼斯坦的棉花产值仅次于天然气,棉花、石油与天然气是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的出口商品。

表5.3 中亚土地、人口、经济和农业的基础概况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年份
人口(千人) 17,625 5,940 8,482 5,373 29,893 2015
农村人口 (%l) 44 62 74 50 63 2015
农业从业人口 (%) 24 32 55 n.a. 39 1998-2013
国土面积(百万 km²) 2.7 0.19 0.14 0.47 0.42 2013
可耕地比 (%) 11 7 6 4 10 2013
灌溉耕地(%) 7 100 91 95 88 Dec-04
永久草地 (% ) 69 48 28 68 52 2013
森林(% ) 1 3 3 9 8 2013
人口密度 (km⁻²) 7 31 61 11 70 n.a.
农业GDP占比 5 15 21 14 18 2013
月平均收入(US$) 696 425 247 717 521 n.a.

注:数据来自FAOSTAT; AQUASTAT,2016年; Bucknall et al. 2003; ICG2005; USDA(2010). 月收入来自UNECE (2016). 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月平均收入是依据月平均收入的回归值与2016年IMF人均购买力的比值估算而来。

 

恶劣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与苏联解体相关的社会经济变革导致中亚地区农业的剧变,中亚曾经大规模的集体、国营农场和私人自留地共存。自90年代初开始,新的中型农场和个体农户快速发展,导致在该地区农产品的需求和农产品贸易方式的剧变。大多数国家目前正在致力于丰富农业类型,摆脱单一棉花模式。单一的棉花模式加剧了社会紧张局势和环境问题,如对公众健康与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的咸海危机(IGC,2005)。

在过去的五十年内,棉花的大规模灌溉导致咸海蓄水量减少3/4。锡尔河与阿姆河是咸海的主要水量来源,其中锡尔河形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冰雪融水,阿姆河源于阿富汗北部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帕米尔山区(图5.4,2012)。如今,咸海已萎缩分裂为数个小湖泊,是当前“人类造成的最臭名昭著的生态灾难”,是“地球上灰尘最多的区域”。咸海现在还是有毒沙尘、盐尘来源地,其影响范围远远超过咸海本身所处的地域(Giles 2005;Oceanworld 2016)。

过度的灌溉不仅是咸海流域带来环境问题,也同样导致中亚地区通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状况不断恶化;例如乌兹别克斯坦,灌溉效率已不足30%,而重建该地区灌溉系统大约需要400亿美元的费用。由于水涝和盐碱化,在过去十年至少有10%的土地失去生产能力(ICG,2005)。

即使是更高效、规模更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政策的变化、水力发电与农业水资源竞争的加剧,咸海也不可能重现昔日雄风,恢复到原来的面积(Dixon 2001;Motamed et al 2013;LOC 2014)。此外,不同的国家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理政策,但当前各自为政的状态比前苏联时更加难以协调。这种状况对农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处的费尔干纳河谷地区更是如此。该地区占中亚国家面积的5%,是中亚粮食(小麦,棉花,水稻,蔬菜和水果)的主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人口的聚集区,人口占中亚总人口25%,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有超过600人/km²(Stratfor,2013年)。

由于经济结构重建与国外投资的增加,中亚地区因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衰退正逐步减轻,但是居民月平均消费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如塔吉克斯坦仅为247美元/月,同时该地区的营养不良率接近5%(FAO,2012)。

农业环境

除海波较高的山区之外,中亚大部分地区极度缺水,降水量小于潜在蒸散(图5.5),从北至南干旱程度因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加剧。尽管如此,该地区,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北部地区冬季降水较为充沛,加之气候寒冷,该地区是冬播作物的主要种植区。受干旱的影响,小国的多数农田依赖灌溉,而哈萨克斯坦主要种植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小麦出口国,灌溉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由于地处半干旱区,畜牧业在中亚五国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夏季播种的农作物包括小米和高粱等典型的旱季作物。图5.6 A和B是中亚地区小麦、大麦、马铃薯以及灌溉地在该区域的分布状况。

图5.5月降水和潜在蒸散之差(单位:毫米)

注:数据来源(Grieser et al, 2006)

图5.6.小麦、大麦、马铃薯(a)和灌溉地的分布(b)

注:基于JRC作物掩膜(Vancutsem et al 2013),图(a)是小麦(蓝色)、大麦(黄色)、小麦和大麦(浅绿色)和土豆(亮绿色)的空间分布图. 图(b)是水浇地(粉红色)的分布(FAO,2016)。

哈萨克斯坦75%的小麦主要种植在中-北部地区:科斯塔奈、阿克莫拉和北哈萨克斯坦。春小麦种植面积约为1200万公顷,此外哈萨克斯坦南部有100万公顷冬小麦,产量占小麦总产的5%。春播作物(包括燕麦和大麦,区域重要作物之一)的播种期是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10月为收获期(Abugalieva andPeña 2010;USDA 2010;Wikipedia)。南部国家,冬季作物(小麦和大麦)大都是雨养作物(如塔吉克斯坦西南部的哈特隆省)。棉花、烟草、玉米和水稻是南部各国主要的灌溉作物。

如上所述,畜牧业在半干旱地区的“谷物-畜牧业”并举的农业生产系统和高山区的田园耕作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Dixon等,2001)。如表5.3所示,人工和天然牧场的面积是可耕作耕地面积的5倍以上。干草等饲料作物是该地区的主要作物(见图5.9中“饲料”)。据2001年的报告对畜牧业观察研究表明,由于载畜量过大,牧场管理不完善和过度放牧,天然草场衰退和土壤侵蚀恶化问题突出。羊毛是前苏联时期的主要出口农产品,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口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已经恢复到传统的家禽养殖,肉类出口有所增加,与此同时,贫穷是山区田园农业系统的普遍现象(Dixon等,2001)。

产量和趋势分析

通常而言畜牧业(主要是牛,羊)在中亚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但本节主要聚焦于农作物产量及变化趋势。如果按农产品的价值核算,除塔吉克斯坦之外,中亚其他国家的肉类和牛奶对GDP的贡献均超过作物的贡献,塔吉克斯坦的棉花和土豆是主导的经济作物。

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5年中,小麦产量占谷物产量的比重从56%增长至78%,粗粮比重从56%下降到18%。同期,玉米比重从10%增长至33%,玉米面积增加的代价是大麦种植面积的缩减(74%减至53%)。杂粮(小米,高粱,燕麦和黑麦)得到广泛种植,但杂粮总产仍小于30万吨,其中除燕麦之外,其余杂粮的种植面积都在减少。尽管作物的种植面积波动幅度大于单产和总产,但是自1999年以来,农作物总面积正持续增加(参见图5.8 A)。

图5.7是中亚5国人口和各类作物占比图,而表5.4和图5.8显示当前的产量和变幅。图5.7说明了哈萨克斯坦在中亚农业生产的巨头地位:该国的人口占中亚的26%、小麦产量占62%、大麦占80%、玉米占34%、马铃薯占41%、油料作物产量占49%,该国是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与哈萨克斯坦类似,吉尔吉斯坦人口占中亚的9%,马铃薯占17%,玉米产量占34%。事实上,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唯一土豆和玉米产量超过小麦产量的国家。人口占45%的乌兹别克斯坦蔬菜产量占中亚的52%,棉花占该区域比重超过70%。

图5.7:中亚各国人口和主要农作物比重

注: 数据2011-2013,来源:FAOSTAT.

作物 总产(百万吨) 波动(%)
所有谷物 27.91 10
小麦 21.84 5
粗粮 5.13 33
大麦 2.73 15
玉米 1.7 54
小米 0.04 −16
高粱 0.01 −24
黑麦 0.04 -40
燕麦 0.23 38
土豆 8.11 61
油料作物 0.98 45
水果 0.32 134
蔬菜 18.41 118
纤维作物 1.65 0

注:数据是2012 - 2014年平均值(百万吨),变幅是2001 - 2003年。来源:FAOSTAT.

图5.8 中亚近期单产、面积和总产变幅

(a) 面积、总产和单产长期变化趋势                                (b) 面积


(c) 单产                                                                                   (d) 总产

农业统计显示,哈萨克斯坦农业增长主要依赖面积的增长(图5.8 a),而其他国家的耕地面积正在减少(图5.8 b)。这无疑与哈萨克斯坦半干旱的气候与有限灌溉导致的单产剧烈波动的潜在风险密切相关。平均单产和产量增长在区域平均水平以上的还包括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该国的小麦能够实现自给自足(2005,IGC)。自2006年以来,除棉花面积、单产和产量呈增加趋势外,土库曼斯坦的作物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持续下降。

图5.9 2013年中亚国家出口(左)和进口(右)

注:肉包括所有的肉类产品和鸡蛋;糖包括糖以及糖用甜菜,假定提取率为20%。纤维主要是棉花和黄麻;油包括脂肪,黄油,奶酪,油和油籽(假设40%的提取率);粗粮包括玉米,大麦,燕麦等谷物草以及荞麦;蔬菜包括蔬菜、豆类、蘑菇、辣椒等;水果指干果和鲜水果、坚果和西红柿;资料表示所有饲料和饲料包括绿色玉米;小麦产品包括小麦、通心粉和面粉(80%的假设提取率)。 KAZ+ WH指的是哈萨克斯坦的数据(含小麦),KAZ-WH是指哈萨克斯坦数据(无小麦)。从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

贸易

哈萨克斯坦小麦占该地区农业出口的比例接近90%(图5.9)。2013年,该国出口了690万吨小麦和小麦衍生产品,大多数出口至邻近的乌兹别克斯坦(170万吨)、俄罗斯(110万吨)、阿塞拜疆(90万吨)和塔吉克斯坦(90万吨)。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和阿富汗均进口50-60万吨,土耳其、格鲁吉亚和中国进口10-20万吨。此外,哈萨克斯坦的饲料、粗粮(大麦和玉米)、油菜籽和油也实现部分出口。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主要出口农产品相似,包括出口至哈萨克斯坦的水果(鲜果、干果和坚果)与蔬菜。此外,吉尔吉斯斯坦出口约4.5万吨土豆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主要出口油菜籽和棉花。

哈萨克斯坦从三个费尔干纳山谷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进口水果和蔬菜,从俄罗斯进口香肠、香烟和饮料(包括牛奶)。最大的单一进口来源包括从巴西进口的36.2万吨糖料和从美国进口的19.9万吨鸡肉。中亚几乎所有国家均主要进口油、糖和肉类,但乌兹别克斯坦外,该国还从俄罗斯进口饮料。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气象状况
    • 全球农业气象状况
  • 农 业 主 产 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
  • 遥 感 监 测 国 的 作 物 长 势
    • 白俄罗斯
    • 蒙古
    • 匈牙利
    • 摩洛哥
    • 意大利
    • 安哥拉
    • 肯尼亚
    • 赞比亚
    • 莫桑比克
    • 斯里兰卡
    • 阿富汗
    • 概述
    • 国家分析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泰国
    • 土耳其
    • 乌克兰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中 国
    • 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预测
    • 主要农作物贸易前景
    • 概述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
    • 黄淮海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中国西南区
    • 华南区
    • 病虫害监测
  • 焦点与展望
    •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展望
    • 极端灾害事件
    • 焦点:中亚
    • 厄尔尼诺
  • 附录
    • 附录A. 农业气象指标和潜在生物量
    • 附录B. 2016年产量估算
    • 附录C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