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1列出了全球2017年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产量估计。CropWatch团队在五月和八月的通报中对全球产量做过初步预测。目前的版本是对2017年全球产量预测的最后一个版本,它基于遥感模型(国家主要商品)和小型生产者(国家产量在10万吨至100万吨之间)的统计趋势预测。 该表格包括了中国和30个国家(“30 + 1个国家”),占主要谷物和大豆的产量与出口量的80%以上。
在本通报所述期间,温带北半球几乎所有的2017年作物都已收获,而在许多热带地区,水稻正处在生长期(2018年初即将收获)或即将收获。 在南半球,夏季/季风季节正走来。
CropWatch估算值与其他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发布的全球产量数据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点:(1)它们是基于对气候和作物的实时、直接的地球物理层面的观测,包括最新作物的作物分布图。 对于每种作物,都考虑了单产变化和种植面积变化;(2)其中大部分结果(表5.1中以红色显示的数字)基于国家的子区域统计获得,独立于FAOSTAT[1]。
表5.1中红色的数字代表22%(大豆)至89%(小麦)的国家;当考虑产量时,建模的百分比从96%(大豆)到100%(小麦)不等。当小生产者[2]基于趋势的产量包括在内时,这对应全球产量的85%(小麦)至89%(大豆和水稻)。黑色数据是根据FAOSTAT数据和之前CropWatch估算结果得出的[3]。它们包括主要生产者的小微作物(如法国的水稻或缅甸的小麦),全球范围内所有小微生产者的总和(包括阿富汗,安哥拉,赞比亚和津巴布韦在内的151个国家,在表5.1中显示为“其它”),以及逻辑上组合了所有数据的总产量。
CropWatch估计,2017主要粮食总产量为25.09亿吨,大豆为3.26亿吨。 主要作物中,玉米占41%(102789.7万吨,比上年增长2.5%),水稻占30%(74544.8万吨,比上年增长1.0%),小麦占29% (73,558.7万吨,比2015年下降0.5%)。 2016年,玉米占40%,小麦占30%;尽管差异很小,却显示了以水稻和小麦为代价的玉米继续增长的全球趋势。
大多数小微生产者(表5.1中的“其它”)种粮的目的是主要为满足当地人和动物的需求,而不是用于工业和出口,它们的表现往往比主要生产者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受到阻止耕地面积扩张和单产提高的环境和经济限制。例如,小微生产者的玉米产量上涨了5.9%,水稻上涨了1.0%,小麦上涨了4.1%,大豆上涨了13.1%,这一方面反映了对于玉米的需求量在不断攀升,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许多小微国家为满足国内和国际对大豆不断增长的需求所做的努力。
三大谷物生产国中,中国产量达到51958.4万吨(比2016年下降1.9%),美国产量为43591.8万吨(+ 0.1%),印度为27567.6万吨(+5.4%)。 虽然印度仍是相对小型的玉米生产国(1903.4万吨),但如果以谷物总产量来计算,仍为第四至第五谷物产量(巴西为103,48.3万吨,增长16.2%;印度尼西亚为8620.2万吨,减少1.6%)。
大多数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遭受不利的天气条件(大部分是是降水过多),直接影响到谷物产量。除了已经提到的中国产量下降之外,其他降水量减少的国家还包括孟加拉国(降水-4.8%),泰国(-2.8%),印度尼西亚(-1.6%)和缅甸(-0.6%)。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降水量+ 0.5%),特别是越南(+ 5.8%)。此外, 一些国家在2016年还遭受了厄尔尼诺引发的严重干旱。
表5.1 2017年主产国谷物和大豆产量及与2016年相比的变化估算(%)
玉米 | 水稻 | 小麦 | 大豆 | |||||
产量 | Δ% | 产量 | Δ% | 产量 | Δ% | 产量 | Δ% | |
阿根廷 | 29,946 | 16.5 | 1,789 | 5.6 | 11,740 | 0.9 | 51,116 | 0.1 |
澳大利亚 | 491 | −1.7 | 1,335 | 4.7 | 24,606 | −22.1 | 117 | −0.9 |
孟加拉国 | 2,245 | −5.5 | 45,274 | −5.1 | 1,344 | 11.7 | 129 | 15.1 |
巴西 | 84,019 | 19.3 | 11,344 | 2.6 | 8,120 | 7.6 | 96,726 | 5.4 |
柬埔寨 | 512 | −21.0 | 8,792 | 2.4 | 192 | 6.3 | ||
加拿大 | 11,881 | 1.5 | 30,679 | −7.8 | 5,471 | 1.6 | ||
中国 | 189,904 | −5.2 | 200,623 | 0.0 | 118,901 | 0.3 | 13,745 | 3.4 |
埃及 | 5,918 | 3.8 | 6,545 | 4.0 | 10,963 | 7.4 | 42 | 8.3 |
埃塞俄比亚 | 7,154 | 0.0 | 147 | 4.1 | 4,180 | −11.9 | 109 | 8.3 |
法国 | 14,577 | −0.9 | 1,632 | 21.3 | 38,051 | 0.2 | 271 | 18.6 |
德国 | 4,755 | 3.3 | 28,130 | 0.1 | 30 | 22.7 | ||
印度 | 19,034 | 2.1 | 163,146 | 4.1 | 93,496 | 8.6 | 12,159 | −0.1 |
印度尼西亚 | 17,791 | −2.9 | 68,411 | −1.3 | 940 | 3.5 | ||
伊朗 | 2,535 | −5.8 | 2,272 | −17.8 | 12,735 | −20.8 | 213 | 3.7 |
哈萨克斯坦 | 812 | 8.1 | 378 | 1.7 | 16,595 | −8.8 | 305 | 8.9 |
墨西哥 | 23,858 | 0.3 | 245 | 6.3 | 3,283 | −7.5 | 509 | 13.6 |
缅甸 | 1,702 | −2.5 | 25,407 | −0.5 | 193 | 0.6 | 76 | −13.4 |
尼日利亚 | 11,165 | 3.7 | 4,684 | 2.1 | 6 | −66.1 | 809 | 5.0 |
巴基斯坦 | 4,904 | 8.3 | 9,904 | 8.3 | 24,283 | −1.4 | ||
菲律宾 | 7,626 | 0.8 | 20,188 | 0.4 | ||||
波兰 | 4,703 | 27.8 | 10,931 | 2.1 | 1 | 0.0 | ||
罗马尼亚 | 11,986 | 4.3 | 39 | −17.8 | 7,670 | −0.1 | 245 | 15.9 |
俄罗斯 | 12,817 | 3.9 | 996 | −2.0 | 58,912 | 2.4 | 2,190 | −3.5 |
南非 | 14,161 | 57.0 | 3 | 0.5 | 1,576 | −7.5 | 1,198 | 12.1 |
泰国 | 4,999 | −1.6 | 38,495 | −2.9 | 2 | 7.7 | 144 | −37.8 |
土耳其 | 6,294 | 6.3 | 817 | −1.7 | 19,174 | 1.0 | 227 | 8.7 |
乌克兰 | 31,398 | 2.0 | 98 | −8.0 | 22,662 | −5.8 | 3,799 | −16.2 |
英国 | 14,521 | 1.3 | ||||||
美国 | 370,173 | 0.6 | 10,933 | 3.8 | 54,812 | −3.6 | 109,649 | −0.3 |
乌兹别克斯坦 | 550 | 8.2 | 524 | 3.6 | 6,442 | 0.8 | ||
越南 | 5,113 | −2.3 | 45,422 | 6.7 | 47 | −29.0 | ||
小计 | 903,020 | 2.1 | 669,443 | 1.0 | 624,006 | −1.2 | 300,459 | 1.6 |
其他 | 124,877 | 5.9 | 76,005 | 1.0 | 111,581 | 4.1 | 25,117 | 13.1 |
总计 | 1,027,897 | 2.5 | 745,448 | 1.0 | 735,587 | −0.5 | 325,577 | 2.4 |
注:红色数字是根据CropWatch模型对截止2016年的国家数据校准后的结果;黑色数字(或包括:最后一行)是根据截止2014年的FAOSTAT数据所进行的统计预测,以及2015年与2016年基于CropWatch的估计;“其它”是基于151个国家的预测总和;对于为什么这比总的预测更好有多种原因。
在玉米生产方面表现较好的国家包括两个南美“巨人”:阿根廷和巴西,玉米产量分别增长了16.5%和19.3%。2016年第一个国家的产量停滞不前,第二个国家的产量在上个季度实际下降了10%以上,但是现在都回到“正常”的生产水平。波兰增加27.8%,南非增长了 57%,值得一提的是,南非现在实际上正在从严重的厄尔尼诺干旱中恢复过来,干旱导致2016年产量缺口达到32%。2017年,巴基斯坦和土耳其都表现良好,分别为增长8.3%和 6.3%,而在2016年生产形势均不佳,分别下降了7%和维持0%。
东南亚和东亚地区谷物长势总体不佳,其中孟加拉国在玉米多年稳定增长后出现减产5.5%,中国减产5.2%(尽管必须在更广泛的政策背景下考虑,包括改种大豆)、印度尼西亚减产2.9%,以及另外一个重要出口国——泰国减产1.6%。
就水稻而言,南亚地区表现良好,巴基斯坦水稻尽管上一季度下滑3.0%,但产量仍然增长8.3%,尽管印度洪灾泛滥,产量仍然增长4.1%,越南的产量增长6.7%,柬埔寨也增长2.4%。中国产量停滞不前,孟加拉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水稻产量分别下降了5.1%,2.9%,1.3%和0.5%。伊朗的水稻产量严重下降达17.8%,再加上小麦产量下滑20.8%,使得伊朗成为谷物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小麦产量下降了22.1%,超过了伊朗小麦和水稻两种谷物下降的总量。紧随其后还有一系列小麦产量下降的国家,范围从-8%到-4%不等。其中包括埃塞俄比亚(-11.9%),哈萨克斯坦(-8.8%),墨西哥(-7.8%),南非(-7.5%),乌克兰(-5.8%)和美国(-3.6%)。增幅最大的是巴西(+ 5.4%)和印度(+ 8.6%)。埃及的小麦产量增长7.4%,玉米增长3.8%),水稻增长4.0%。
印度大豆产量为1215.9万吨,比2016年的产量略低(-0.1%)。生产国美国也小幅下降(-0.3%),相当于37.5万吨,而巴西的产量增长(+ 5.4%),相当于490万吨,补偿了这一部分下降的产量。过去十年间,美国的大豆产量平均每年超过巴西产量1500到1600万吨,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生巴西超过美国的情况。中国大豆产量连续第二年增加,表明新的农业政策显然已经成功地阻止了十年来国家大豆产量的长期下滑。
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全球需求变化可以通过主要进口国的国内生产形势变化来粗略估计[4](表5.2)。占全球玉米产量22%左右的十大进口商,国内商品产量下降(前十大进口商下降4.1%)。与2016年相比,水稻前五进口国的国内产量下降了1%,这表明玉米和水稻的国际需求将持续。相比之下,进口商增加了不到4%的出口量。
表5.2 2017年主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产量占比与2016年相比的变幅(Δ%)
玉米 | 水稻 | 小麦 | 大豆 | ||||||
产量占比 | Δ% | 产量占比 | Δ% | 产量占比 | Δ% | 产量占比 | Δ% | ||
进口商 | 前五 | 21 | −4.4 | 4 | −1.0 | 4 | 3.2 | 4 | 3.8 |
前十 | 22 | −4.1 | 40 | −0.3 | 5 | 3.8 | 5 | 4.1 | |
出口商 | 前五 | 52 | 4.0 | 36 | 3.6 | 28 | −4.7 | 85 | 2.5 |
前十 | 57 | 5.0 | 41 | 3.1 | 40 | −4.3 | 93 | 2.4 |
注:Share%是前五名和前十名国家贡献的全球产量的一部分。 主要出口商和进口商的信息来自以下资料。小麦、玉米和水稻出口数据来源(2015年数据):http://www.worldstopexports.com/wheat-exports-country/;大豆出口结合膳食和种子:http://legroupindustries.com/top-10-exporters-of-soybeans-and-soybean-meals-by-country/ (2013 年数据);玉米进口:(2016) http://www.indexmundi.com/agriculture/?commodity=corn&graph=imports;水稻出口(2015):http://www.worldatlas.com/articles/the-largest-rice-importers-in-the-world.html;小麦进口:http://www.indexmundi.com/agriculture/?commodity=wheat&graph=imports;
大豆进口(2011): www.earth-policy.org/datacenter/xls/book_fpep_ch9_3.xlsx.
小麦和大豆的情况非常相似。主要进口国约占世界产量的5%,国内产量增长近4%(小麦为3.8%,大豆为4.1%)。
考虑到前十大进口国和十大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数量大致相当,进口国的产量赤字得到了出口国增产的补偿。对于小麦而言,情况相反,主要是进口国产量增加减少了进口需求,而出口国在全球范围内减产4.3%。就大豆而言,进口国(特别是中国)的增产幅度只会对目前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来说,对需求没有明显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