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概况
东亚和东南亚[1](以下简称为“区域”[2])共有17个国家,涵盖了全世界31%的人口,区域内包括部分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中国(排行第一),印度尼西亚(第四)、日本(第十)。图5.4显示了各个国家的位置,并标注了由三个字母组成的ISO代码。该区域幅员辽阔,跨越了巨大的气候和生态区,其中纬度范围为南纬19°至北纬50°,经度则由最西部的中国新疆跨越至最东部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爱尔兰群岛,跨越85°。
图 5.4.东亚与东南亚地理位置
注:BRN:文莱达鲁萨兰国;CHN:中国;IDN:印度尼西亚;JPN:日本;KHM:柬埔寨;KOR:韩国;LAO:老挝;MMR:缅甸;MNG:蒙古;MYS:马来西亚;PNG:巴布亚新几内亚;PHL:菲律宾;PRK:朝鲜;SGP:新加坡;THL:泰国;TLS:东帝汶;VNM:越南。巴布亚新几内亚虽然与印度尼西亚共同占有巴布亚岛,但基于民族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大洋洲的一部分。中国与缅甸、老挝与越南之间的分界线作为东亚和东南亚的分界标识,这些边界修正主要依据根据GAUL_0(世界粮农组织,2007)
区域内人口主要分布在东亚各国(人口共15亿9400万,占整个区域人口的72%),包括中国、缅甸、朝鲜、韩国和日本(表FOC_01)。东亚和东南亚两个分区的城市化率均接近50%,分别为58%和45%[1] ,这主要与近些年约30%的城市化增长率有关。然而东亚的人口自2001年以来仅增长了5%,增长速度低于世界人口的增长率12%。由于中国的人口占东亚人口的87%,东亚人口的变化趋势主要由中国的变化趋势决定。上述状况尤其表现在2001-2005年以来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17%)上,影响因素很多,包括中国最近才放宽的独生子女政策。
表5.1. 东亚、东南亚与全世界的农业指数比较
人口 (百万) | 合计 | 1594 | 5 | 615 | 12 | 7140 | 12 |
城市 | 925 | 32 | 284 | 30 | 3764 | 23 | |
农村 | 691 | −17 | 331 | 1 | 3357 | 2 | |
土地 (百万公顷) | 合计 | 1156 | 0 | 640 | 0 | 13009 | 0 |
森林 | 253 | 7 | 94 | 4 | 4009 | −1 | |
农业用地 | 638 | −2 | 316 | −5 | 4885 | −1 | |
耕地 | 116 | −6 | 221 | −2 | 1404 | 0 | |
水田 | 73 | 13 | 109 | 10 | 327 | 8 | |
产量 (百万吨) | 谷类 | 558 | 31 | 248 | 32 | 2639 | 22 |
纤维 | 7 | 5 | 0 | 0 | 31 | 14 | |
水果 | 154 | 71 | 54 | 24 | 654 | 29 | |
油料 | 17 | 10 | 58 | 75 | 187 | 49 | |
豆类 | 5 | −21 | 6 | 83 | 74 | 25 | |
块根 | 177 | −8 | 79 | 54 | 805 | 13 | |
糖 | 14 | 19 | 15 | 28 | 172 | 20 | |
蔬菜 | 597 | 34 | 41 | 37 | 1110 | 29 | |
玉米 | 204 | 62 | 39 | 63 | 933 | 41 | |
水稻 | 223 | 14 | 208 | 28 | 727 | 21 | |
小麦 | 122 | 31 | 0 | 45 | 690 | 16 | |
土豆 | 96 | 28 | 2 | 21 | 367 | 14 | |
大豆 | 14 | −17 | 2 | 11 | 271 | 39 | |
当地粮食供应(LFA)比 | 谷类 | 0.91 |
| 0.96 |
|
|
|
油 | 0.18 |
| 0.85 |
|
|
| |
糖 | 0.67 |
| 1.09 |
|
|
|
注:平均值表示2011至2015年之间的变量平均值;灌溉指的是安装灌溉设备的面积,可能与实际灌溉面积有所差异;百分比变化率指的2001-2005年平均值与2011-2015年平均值之间的变化率,而非年际变化率;当地粮食供应比计算中,本地供应量=本地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气候环境与农业
区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图5.5),区域内涵盖了15种气候类型(图5.6),区域气候类型主要受到海拔和东亚大陆条件的影响,而地形对热带(东南亚大陆气候)和赤道附近(东南亚海洋气候)影响有限。气象差异也导致了农业环境的复杂多样,由北方的寒冷沙漠(不利于冬季作物,但对夏季的灌溉作物与畜牧业有利)到可满足冬季和夏季作物的温带区域。区域北部受到水资源短缺胁迫,5.9作物分布图分析中将进行详细说明)。
| |
图 FOC_02. 地形 | 图 Foc_03. 柯本1971-2000年气候图 |
| 柯本1971-2000年气候图(Kottek et al., 2006) |
图5.7和图5.8显示了区域的水资源供应情况。降雨量显著高于1000毫米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这些区域在水平衡上均表现为盈余变化(降雨-蒸散,图5.8),且呈现出由北至南的梯度递增变化规律,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巴布亚省,爪哇岛西部局部)、菲律宾部分地区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水分极度盈余。这些区域气候为典型的热带森林地区,有利于作物的种植,如橡胶和油棕。但同时直接影响到了种植耕地与可耕耕地之间的比例,区域内有些国家该比例较高,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1/1,马来西亚的1/5、
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的河流流域内人口众多,这些国际性河流随着径流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空间特征,其中典型的特征就是一个地方的气候会影响到另一个较远地方的作物生长,如西藏和云南可能会对3000千米以外的湄公河三角洲作物产生影响。
总的说来,区域年内降雨的分布——不论是冬季(棉兰老岛、苏门答腊岛,中国CF气候类型的大部分地区),还是夏季(中国CW气候类型的大部分地区),或者贯穿全年(赤道带的主要区域),生长季节中少雨时段的长度(只有海南冬季中的2至3个月),寒冷的天气和非降雨水源的利用,这些都共同主导了作物的生长季节。
图 5.7年降雨量 (mm) | 图5.8. 年水平衡(降水-潜在蒸发)(mm) |
注: 数据源(Kritikos et al., 2012.) | 注: PET计算数据源(Kritikos et al., 2012, and Zomer et al (2006, 2008)) |
由上所述,气候条件和灌溉水的利用是种植作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在高纬度地区(如中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太冷,只适合种植夏季作物;而更多的温带地区则主要种植冬小麦和夏季作物(尤其是水稻、玉米以及大豆、向日葵和土豆的种植);热带气候区域如东南亚大陆,作物种植强度沿纬度呈梯度分布规律。在气候A类型区域,主要作物通常在年末收割,然后种植第2种作物,第二年的5月或6月收获。在东亚的气候Cf类型区域,有灌溉条件下可种植多季作物,包括1季的冬季种植和1至2季的夏季种植。.
水稻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最主要的谷物类型,在日本南部、朝鲜半岛南部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均占据主导地位。小麦仍旧局限于高纬度地区,但正如下面所讨论的,东南亚国家也正在致力大力种植小麦。玉米与水稻种植费用相近,最近的趋势分析表明,玉米种植处于持续增长中,尤其是在气候适宜的区域,不管有没有灌溉,都可以适宜于不同水分条件。
干旱地区通常都是天然水分短缺,在温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年中的某一时段,河流、含水层可以补充为水源。在热带地区(图 5.4中的Am或Aw)最典型的情况是,降雨不足的季节可以通过灌溉补给水分,而这个时段的温度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在气候类型A的所有区域中,水稻主要种植于堤坝的下游,因为堤坝可以储存大量雨水资源。严格说来,这些区域的水稻种植主要还是通过雨养,如低洼地区,而高地旱稻可能受到干旱胁迫,因为其唯一的水源就是降雨[1]。
如图5.10所示,灌溉率大于25%的主要分布沿东北地区太平洋沿岸,黄土地区,中国东南部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包括越南到缅甸的中南半岛。灌溉率在25%-50%的地区包括长江沿岸区、西部甘肃-新疆、缅甸Sagain与南部的Ayeyawaddy三角洲,越南红河三角洲。而更高的灌溉率(灌溉用地>50%)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淮海流域和长江三角洲)、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等地。灌溉率最高(75%以上,有时甚至超过90%)的区域主要包括中国东北辽宁省中部,泰国中北部两季和三季水稻种植区域,包括素攀武里、佛统、暖武里、巴吞他尼、曼谷大城区、四大城及邻近地区。中国和泰国的这些区域灌溉率与加利福利亚中部和尼罗河三角区接近,但尚远远低于旁遮普(巴基斯坦和印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地区,因为这些地区几乎所有的耕地都有灌溉。
在东南亚沿海,则基本上没有灌溉,因为这些区域降雨充沛且贯穿于全年。但是在菲律宾北部(吕宋中部和卡加延山谷)和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区(爪哇的中部的和帖木儿)仍有灌溉,因为这些地区随着离赤道的距离增加,冬季干燥的气候取代了热带湿润气候(Af)。
图5.10. GMIA作物灌溉百分比 (2017) | |
注:基于JRC作物空间分布掩膜 (Vancutsem et al., 2013). 图中的河流包含东西流向的长江,南北流向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与湄公河. |
|
作物产量
东亚地区,中国不仅在所有与人口统计(占东亚人口的87%)相关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农业方面同样如此。中国占据了该分区谷物和块茎最大的份额(96%),这表明,尽管中国工业快速发展和经济增长,但在农业方面仍比该分区其它国家更为重要,比如日本和韩国。在这个区域,中国在谷物、块根与块茎方面的份额分别下降至67%、65%,同时印度尼西亚和泰国分别占据谷物11%和5%的份额,11%的块根和块茎的份额,越南将分别占据谷物、块根和块茎的6%和4%,份额位列第3。如果只考虑东南亚分区,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占据的份额增长了3倍。
| 图 Foc_08. 东亚和南亚主要作物产量对全球的相对贡献 注:“其它区域”是指全球数据减去东亚和东南亚数据。 源:FAOSTAT |
图5.11显示了区域和两个分区域主要作物产量分别占全球的相对比重,表5.1也显示了近年来作物产量动态变化的详细信息。根据该区域饮食结构特点,肉类相比植物处于弱势地位,而蔬菜是整个区域内唯一占全世界比重超过50%以上(58%)的类型,广义的蔬菜(包括块根和块茎)则占全球比重的47%。动态变化方面,谷物(东亚分区增长31%,东南亚分区增长32%)、水果(东亚分区增长71%)和土豆(东亚分区增长28%,东南亚分区增长21%)的增长率分别超过了全球的增长率(谷物增长22%,水果增长29%,土豆增长14%)。
图中未显示的信息包括:在谷物方面,小麦(东亚和东南亚分区分别增长31%和45%,全球增长率为16%)尤其是玉米产量(东亚和东南亚分区分别增长62%和63%,全球增长率为41%)增长迅速,东亚的水稻产量增长速率比较滞后,只有14%。东南亚分区的水稻产量增长速率达到20%,接近全球21%的增长速率。而产量下降最显著的是豆类,尤其是大豆。豆类产量方面,近15年来由于东亚分区减少了21%的产量,区域增长率只有14%(全球增长速率为25%)。同样,大豆产量的停滞不前(2001-2005年变化率为0%)主要受到东亚各国的大幅减少和东南亚分区的缓慢增长(增长率为11%)影响。世界范围内广泛增长(增长率39%)的玉米产量增长则主要与东亚地区的巨大需求量有关。大豆产量经过十几年的连续减少,需要大量的进口补偿满足需求,随着政策的刺激,也于2016年第一次开始增长。
由于受气候条件影响,油料作物(尤其是棕榈油,是气候类型A的典型作物)是唯一的东南亚分区产量超过东亚分区的作物类型,也是自2001-2005年以来增长率最高(高于全球变化速率75%或53%)的作物之一。但是,这些新的作物耕地来源应更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而非环境成本巨大的森林砍伐获得。
统计数据证实了这个区域许多国家对玉米的偏好,一系列国家玉米增长率都超过了50%(中国,68%;印度尼西亚,74%,老挝,534%;缅甸,125%;菲律宾,53%;巴布亚新几内亚,66%;越南,68%)。这名单中包括重要的玉米出口国——越南,仅次于泰国(增长率14%,“仅仅”)。事实上,泰国和邻近的缅甸也很重视木薯生产(产量分别增长50%和1286%,相比越南的增长率为92%),有意思的是,东南亚小麦产量(增长率均为44%)则显得微不足道,这与东南亚沿海[10]属于气候类型Af有关,小麦的生长适用性难以与其它作物相比。块根和块茎作物方面,除了木薯外,该区域内农民也增加了土豆(泰国增长率50%)和番薯(马拉西亚增长率94%)的生产,其它传统作物如山药也呈现增长趋势,其中老挝增长率为587%,柬埔寨的增长率2120%,缅甸的增长率为109%,进一步回归到了30年前水稻主要出口区域的地位。
柬埔寨水稻产量增长了一倍,如果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来看,水稻统治了区域内(世界产量的59%)的景观、饮食、文化……,与此同时,其它夏季作物出现缺失,尤其是在东亚分区域和中国。
市场交易
基于FAOSTAT的数据,图5.12图5.13展示了两个子区域内不同作物的出口/进口量。然而,区域统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区域内国家的出口或进口可能实际上未离开本区域,因此,这些交易不应该计算在内。
图5.12. 东亚、东南亚分区与世界上其它区域的主要作物出口比较 | 图5.13. 东亚、东南亚分区与世界上其它区域的主要作物进口比较 |
| |
数据源: FAOSTAT. | 数据源: FAOSTAT. |
图5.12中可以看到,东南亚分区的出口高于东亚分区,如糖类(甘蔗),而东亚分区所有类型的食品进口量均为最大,再一次反映了中国在生产和贸易上所占的权重之高。比如,东亚每年进口6000万吨大豆,中国就占90%,其它主要为日本。东亚地区在谷物方面每年进口高达5600万吨,其中日本进口2600万吨,韩国进口1300万吨,中国(包括台湾省)进口1700万吨。东亚进口的谷物中,大约由1/3的小麦和2/3的玉米组成,此外,中国也进口了一些与玉米当量的其它杂粮(如大麦和高粱作为动物饲料),每年还进口约200万吨的大米。该区域最引人注目和经常被引用的成功案例是泰国的精炼糖出口(自本世纪初以来增加了29%)和越南的大米出口(15年来增长了77%)。与此同时,日本大豆进口量减少45%至300万吨,玉米进口量减少10%至1500万吨。
东南亚各国每年共进口2800万吨谷物,分布如下:印度尼西亚1100万吨,马来西亚500万吨,越南400万吨,菲律宾400万吨,泰国200万吨以及朝鲜和新加坡合计的200万吨。谷物由小麦(大约占一半)和基本相当的玉米和水稻组成。东南亚共进口大豆600万吨,其中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进口量相当(各200万吨),其余主要进口到越南和马来西亚。最近10年食品进口变化最剧烈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玉米进口增长129%至300万吨,越南小麦的进口成倍增长(每年超过200万吨),以及之前提到的中国大豆的进口。中国的小麦进口最近10年增长了5倍,玉米进口则由2008年的5万吨增长至2012年的500万吨,5年内增长了100倍,这也主要与利用了有利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及国内的改革措施有关。
[1]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the data used for section 5.2 is takenfrom FAO (FAOSTAT, 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 and the World Bank(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2] Eastern Asia and South-East Asia are referred to as “sub-regions”.“Recent rate of change” refers to the percent change between 2001-2005 and2011-15.
[3] 除了特别标明,5.2节的数据均来自于世界粮食组织(FAOSTAT, http://www.fao.org/faostat/en/#data)和世界银行(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
[4] 分区域包括东亚和东南亚,近期变化率是指2001-2005年与2011-2015年之间的百分比变化。
[5] Urbanization keeps increasing in most areas (with rates as high as94% in Japan and 100% in Singapore, where crop agriculture disappeared in the1990s), while the share of agriculture GNP drops. For example, in Vietnam thisshare today is 17%, down from 40% in the late 1980s; in Cambodia it is still90%.
[6]绝大部分地区城市化率保持持续增长(日本和新加坡城市化率高达94%和100%,1990年以来农业耕种就基本消失),农业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减少。如在越南,现在的农业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17%,1980年代则为40%,但在柬埔寨,比重仍高达90%。
[7] Upland Rice is often cultivated at high elevations, whereprecipitation is abundant. The defining factor, however, is not elevation butthe fact that the crop is rainfed and not cultivated in flooded fields. Uplandrice can thus be cultivated at sea level if precipitation permits.
[8] 旱稻主要分布在高海拔、降雨充足的地区。其决定性的因素不是海拔,主要与作物为雨养,不宜在湿地种植。旱稻同样可以在降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种植于低海拔海平面区域。
[9] In tropical countries, wheat and other temperate cereals (such asbarley) are typically grown as an irrigated crop in Aw climates where the coldand dry seasons coincide.
[10] 在热带国家,小麦和其他温带谷物(如大麦)为典型的灌溉作物,这也与气候类型Aw表现为寒冷与干燥季节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