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期内,黄淮海地区作物长势总体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其中10-12月份作物长势较差,进入1月份以后才逐渐恢复到平均水平。在前一监测期内(2016年7月-10月),黄淮海区气候干燥,不利于冬季作物的播种和生长,阻碍了冬小麦的分蘖,导致该区域NDVI值低于平均水平。而10月至2017年1月,降水偏高107%,使得监测期内潜在累计生物量较近5年平均偏高99%,冬季偏多的降水将有利于越冬之后冬小麦的生长。NDVI距平聚类和相应的类别曲线表明,10月中旬之前,几乎整个区域的作物长势均低于平均水平。12月之前,全区各地的作物长势参差不齐,其中作物长势较差的区域主要位于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此外,最佳植被状态指数在河南东北部、安徽北部以及河北中部表现较差,与作物长势的空间分布基本符合。12月以后,充沛的降水使得除主产区南部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作物长势恢复至平均水平。总体而言,监测期内良好的气候条件对于越冬期后冬小麦的生长十分有利。
图4.9. 2016年10月-2017年1月黄淮海区作物长势
(a)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线
(b)NDVI距平聚类图(与5年平均相比) (c)NDVI距平聚类类别曲线
(d)最佳植被状况指数 (e)潜在生物量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