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概述 遥 感 监 测 国 的 作 物 长 势
作者:


3.1 各国粮食产量

CropWatch监测表明,2013年全球大宗作物的总产如下:小麦7.05亿吨,同比增长 4.1%;水稻7.39亿吨,同比增长1.6%;玉米9.44亿吨,同比增长0.3%;大豆2.82亿吨,同比增长1.2%。31个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的小麦与水稻产量分别增长2.3%与0.8%,增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玉米与大豆增长分别增长1.7%与1.6%,增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国家粮食总产占全球总产的比例较低,2013年小麦与水稻产量增长了13.4%与8.4%;玉米产量下跌了6.1%;许多国家试图成为小的大豆出口国,但经过几年的努力之后,不得不放弃这种努力,导致大豆产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微跌-0.8%。

n  主要出口国

通常情况下,包括美国与阿根廷在内的全球9大小麦出口国控制了全球小麦总出口量的80%,与2012年相比,9国小麦总产增长了3.8%。但是4大小麦出口国美国、法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分别减少了-5.94%, -2.83%, -3.24%与-4.17%,而世界第5大小麦出口国俄罗斯,2013年小麦产量同比增长了24.5%,总产跃升至5国的次席。与2012年相比,美国小麦总产减少了-5.94%,是9个国家中减产幅度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印度与澳大利亚,分别减产了-4.22%与-4.17%。

与2012年水稻总产2.52亿吨相比,2013年全球30个国家的水稻总产基本保持稳定,5个最大的水稻出口国水稻产量的状况与5大小麦出口国的状况相似,泰国、越南、巴基斯坦、美国的水稻产量分别下降了-4.3%, -1.5%, -1.1%与-3.6%,印度水稻总产为0.26亿吨,同比增加了1.74%,与印度人口同步增长,但是2013年印度小麦减产了4百万吨,因此,增产的水稻将被印度国内市场所消化,这将削减印度水稻的出口量。

与2012年相比,4大玉米出口国美国、阿根廷、巴西与法国的玉米总产增加了3%,其中美国增长了7.3%,从而抵消了阿根廷-3.7%的减幅,尤其是巴西-11.0%的减幅。与2012年相比,3大大豆出口国美国、巴西与阿根廷的大豆总产增加了2.2%,其中巴西增长了6.9%,抵消了阿根廷-2.5%的减幅。

n  其它应关注的变化

CropWatch监测表明,2013年美国小麦产量减产-5.94%,其次是印度与澳大利亚,分别减产-4.2%。美洲的墨西哥小麦总产增长了30.3%,其次是巴西与阿根廷,增长了约14%。在欧洲,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小麦显示出强劲地增长,分别增长了17.3%、20.8%、25.0%与35%。

 

表3.1 各国2013年主要粮食(玉米、水稻、大豆与小麦)产量(单位:千吨)


玉米 水稻 大豆 小麦
2013 Δ% 2013 Δ% 2013 Δ% 2013 Δ%
非洲
埃及 6938 -0.9 6088 -6.3 31 -3.5 8602 -2.2
埃塞俄比亚 5528 -9 90 1 26 -28 2886 -1
尼日利亚 9295 -1.2 4700 -2.7 507 12.7 133 32.5
南非 11430 -8.6 780 -8.2 1899 5.9
西亚
伊朗 1259 2.9 2350 -2.1 185 -7.5 13650 -1.1
土耳其 4400 -4.3 890 1.1 109 -5.5 20950 4.2
中亚
哈萨克斯坦 295 175.1 284 28 152 -10.9 18019 35.4
乌兹别克斯坦 232 11.6 120 0.1    
东亚
中国 194178 3.1 200145 0.6 13245 -6.8 118178 -1.3
南亚
孟加拉国 1529 -25 42414 24 64 3.1 1001 -2.8
印度 21410 1.7 155250 1.7 11857 3.1 90877 -4.2
巴基斯坦 3903 10.4 9297 -1.1 24365 3.6
东南亚
柬埔寨 754 -4.6 9040 -2.8 117 -2.3
印度尼西亚 18503 -4.5 67393 -2.4 848 -0.5
马来西亚 1492 -0.5 31005 -6.1 221 7.8 179 -3.6
菲律宾 7189 -2.9 17358 -3.7
泰国 4815 0.04 36194 -4.3 178 -1.1
越南 4819 0.3 43030 -1.5 221 26
欧洲与俄罗斯
法国 15764 1 126 2.1 113 8.7 39161 -2.8
德国 5088 1.9 2 0 22616 0.8
波兰 2731 -19.8 8975 4.3
罗马尼亚 8835 48.4 58 14.1 123 18.4 6215 17.3
英国 14259 7.5
乌克兰 21900 4.5 165 3.2 2337 -3 19043 20.8
俄罗斯 7588 -7.6 1054 0.2 1781 -1.4 46980 24.5
北美
加拿大 11196 -4.3 4558 -6.4 26137 -3.2
墨西哥 19852 -10.1 176 -1.2 226 -8.5 2943 30.3
美国 293890 7.3 8719 -3.6 83123 1.3 58084 -5.9
南美
阿根廷 24750 -3.7 50189 -2.5 12547 14.1
巴西 63478 -11 12434 9.1 70258 6.9 5035 14.9
大洋洲
澳大利亚 403 -10.4 821 -10.6 57 -32.7 28957 -4.2
30国共计 773444 1.7 649201 0.8 241308 1.6 591691 2.3
其他国家 171021 -6.1 89831 8.4 40772 -0.8 113777 13.4
全球总计 944465 0.3 739032 1.6 282080 1.2 705468 4.1

注:Δ%表示2013年玉米、大米(水稻)、大豆总产与2012年FAO统计数据相比的变幅。 其中,主要粮食生产大国的粮食主产州(省)的产量监测请见3.3节。全球其它国家的产量利用2010与2011年产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估算,然后采用过去12年的产量数据订正得到。表格中空白处表示作物总产低于1000吨。

埃及与缅甸是两个重要的水稻生产国。与2012年相比,由于水资源的匮乏,埃及水稻减产了-6.3%,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缅甸水稻减产了-6.1%,另一水稻出口大国泰国水稻减产了-4.3%,而阿根廷与巴西水稻分别增加了5.7%与9.1%。

以玉米总产超过1百万吨的国家而言,巴基斯坦与罗马尼亚玉米分别增加了10%与48%,而孟加拉国、波兰、巴西与墨西哥分别减产了-25%, -19.8%, -11.0%与-10.1%,而非洲玉米生产大国南非减产了-8.6%。

中国与阿根廷是两个主要的大豆生产国,2013年其大豆分别减产了6.8%与2.5%,与此同时印度大豆增长了3.1%,巴西更是增长了6.9%。

3.2 农田利用强度

CropWatch监测的各国耕地利用强度相关的指标,如复种指数(作物种植季数),未种植耕地比例(%)和潜在生物量比率(范围为0-1)请见表3.2.

2013年全球耕地利用强度最高的地区是东南亚赤道附近各国,其次是非洲、中亚、北美、南美与澳大利亚,其复种指数约150%。由于大部分欧洲国家仅种植一季作物,其耕地利用强度最低,约为100%,单季作物包括雨养春季作物、夏季灌溉作物(如玉米),由于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夏季高温少雨,夏季作物常辅以灌溉,如喷灌、地下水灌溉,其是意大利、法国与西班牙的绝大部分水稻的灌溉方式。

与过去5年平均水平相比,2013年复种指数的变化幅度约为[-5%,5%],而且大部分地区变化幅度小于0,这意味着耕地利用强度的减弱。不同的国家,复种指数的变幅差异巨大,而这种差异反映了农田利用强度的显著变化,极端负变化往往由环境因素引起,如埃塞俄比亚(-4.2%)低产次生长季作物(小麦),而其他的变化似乎与农业政策的变化有关。乌兹别克斯坦(-10.2%)是复种指数变化幅度最大的国家。就长期变化趋势而言,中国、尼日利亚、菲律宾、越南与阿根廷显示出显著的增加趋势,这表明这些国家或农户正在努力提高复种指数来满足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农业生产资料的短缺(土地、水与生产要素投入)与环境的恶化将导致复种指数长期减少趋势。就长期变化趋势而言,埃及是唯一的一个复种指数降低的国家,迫于尼罗河沿岸各国呼吁埃及减少尼罗河水资源消耗的压力,埃及政府大力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导致复种指数的降低。

与复种指数逐渐降低的趋势相似,未种植耕地比例的不断增多也是由众多因素引起的,当然,具体原因需要详尽分析国家政策与环境对农田动态变化的影响。当未种植耕地比例占总耕地的比例较低时,分析其变化没有任何意义,并且其变化是观测误差的可能性极高。环境胁迫,例如干旱或霜冻会降低NDVI。埃及、伊朗与巴基斯坦是未种植耕地比例比例最高的国家,但是伊朗与巴基斯坦的未种植耕地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未种植耕地比例长期变化趋势的显著性分析十分重要,负变化趋势说明这些国家正在努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如中国、孟加拉国、泰国、越南与菲律宾,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印度、埃及与柬埔寨等国未种植耕地比例也呈现极其显著的下降趋势。2013年,巴西与俄罗斯未种植耕地比例呈现明显的正变化趋势。

复种指数 未种植耕地比例 潜在生物量比率
2013 Δ% Trend 2013(%) Δ% Trend 2013 Δ% Trend
非洲
埃及 134 -2.5 -0.560*  21.37 -3 -0.807** 0.872 1.889 0.643**
埃塞俄比亚 140 -4.2 -0.226 0.42 -65 0.036 0.881 0.138 -0.761**
尼日利亚 133 4.5 0.758**  1.61 -45 0.067 0.867 -0.159 -0.586 *
南非 123 2.3 -0.156 6.18 359 -0.29 0.812 -7.393 0.377
西亚
伊朗 140 -3.6 -0.195 16.44 -46 0.09 0.738 7.266 -0.014
土耳其 159 5.3 -0.425 0.85 -89 -0.332 0.881 7.116 0.664**
中亚
哈萨克斯坦 100 -3.4 0.253 3.01 -78 0.47 0.834 13.825 -0.527*
乌兹别克斯坦 111 -10.2 -0.291 3.16 -80 0.3 0.804 0.742 -0.341
东亚
中国 169 -3 0.773** 1.07 -29 -0.593* 0.902 0.117 0.796 **
南亚
孟加拉国 180 0.8 0.25 1.27 16 0.542* 0.858 -3.407 0.116
印度 165 1.9 -0.011 0.74 -48 -0.712** 0.854 -0.893 0.771**
巴基斯坦 153 0.9 0.072 12.45 -23 -0.786** 0.798 4.476 0.688**
东南亚
柬埔寨 256 -3.3 -0.007 0.17 -46 -0.657** 0.805 -6.929 -0.042
印度尼西亚 296 0.9 0.219 0.08 30 0.32 0.918 -0.858 0.026
马来西亚 204 -4.2 -0.01 0.98 47 0.258 0.848 -5.45 -0.41
菲律宾 293 0.1 0.531* 0.04 40 -0.633* 0.91 -1.518 0.398
泰国 260 -0.7 0.066 0.03 -41 -0.602* 0.862 -3.662 0.308
越南 230 -4.8 0.442* 0.29 -16 -0.488* 0.891 -2.421 0.324
欧洲与俄罗斯
法国 101 -2.1 0.09 0.12 -55 0.244 0.905 -0.646 -0.149
德国 101 -4.4 0.284 0.03 15 -0.204 0.916 0.1 -0.209
波兰 100 -4.8 0.26 0.01 0 -0.092 0.926 1.053 0.045
罗马尼亚 100 -1.7 0.084 0.04 -37 -0.205 0.899 0.067 -0.066
英国 100 -3.3 0.016 0.03 31 0.257 0.882 -4.195 -0.206
乌克兰 101 -2.5 0.438 0.2 -23 0.332 0.885 -0.538 -0.084
俄罗斯 106 -0.7 0.161 0.69 -44 0.649** 0.884 1.088 -0.677 **
北美
加拿大 127 -0.9 -0.366 0.18 -76 -0.426 0.942 3.979 0.629 *
墨西哥 130 -1.2 -0.388 3.49 -2 0.225 0.849 -1.485 -0.282
美国 135 -1.4 -0.011 3.54 -1 0.117 0.889 -0.023 -0.25
南美
阿根廷 153 2.4 0.600* 0.51 -18 0.278 0.802 -7.481 -0.367
巴西 135 4 0.043 0.62 388 0.491* 0.892 -1.121 0.266
大洋洲
澳大利亚 141 -6.2 0.324 2.17 -52 -0.443 0.854 8.116 0.298

分析潜在生物量比率的空间差异,伊朗、巴基斯坦与阿根廷潜在生物量比率最低,而波兰、印度尼西亚与加拿大的潜在生物量比率很高,这反映了2013年区域潜在产量的两极分化的状况。与过去5年相比,近期阿根廷潜在生物量比率逐渐降低,而柬埔寨与南非较低的潜在生物量比率则显示结构变化特性。潜在生物量比率长期趋势分析表明,缅甸与阿根廷是少数几个潜在生物量比率显著降低的国家。而显著性检验表明,部分国家潜在潜在生物量比率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如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菲律宾、南非与俄罗斯,还有一部分国家呈现极其显著的变化趋势,如中国、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这充分说明这些国家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做的不懈努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复种指数、未种植耕地比例与潜在生物量比率并不互相独立,在说明农田利用效率时,复种指数与未种植耕地比例和潜在生物量比率的变化趋势相同,但是,对低产田而言,这种变化趋势明显减弱。复种指数与未种植耕地比例和潜在生物量比率呈现松耦合关系,复种指数与潜在生物量比率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生态区
    • 全球农业生态区
  • 农 业 主 产 区
    • 概述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
  • 遥 感 监 测 国 的 作 物 长 势
    • 蒙古
    • 匈牙利
    • 莫桑比克
    • 斯里兰卡
    • 赞比亚
    • 安哥拉
    • 肯尼亚
    • 白俄罗斯
    • 阿富汗
    • 概述
    • 国家分析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泰国
    • 土耳其
    • 乌克兰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中 国
    • 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预测
    • 主要农作物贸易前景
    • 中国西南区
    • 华南区
    • 病虫害监测
    • 概述
    • 华东
    • 东北区
    • 华北
    • 中南
    • 西南
    • 西北
  • 数据与方法
    • 地理分析单元
    • 数据
    • 方法
  • 附表
    • 附表A 农业生态区划介绍
    • 附表B 农业生态区的环境指标
    • 附录C 农业主产区环境指标及作物指标
    • 附录D 国家环境指标及产量估算
    • 附录E 中国环境指标及产量估算
    • 附录F 国家简介
    • 附表G 国家长期变化趋势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