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份的CropWatch全球农情遥感速报概括了2014年1月至4月全球作物长势与农业气象因子的变化,尤其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的粮食生产与出口国。监测时段内,全球虽然没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灾害,但也有大尺度的异常天气。
大尺度寒流、暖流与干旱相关的农业气象指标
2014年1月至4月,全球异常天气对农业的影响十分显著。异常天气影响范围广,波及各大洲,包括部分全球粮食主产区。
CropWatch农业气象监测指标表明,监测时段内有两个粮食主产区遭遇异常低温的影响:(i)其一是加拿大大部与美国中东部地区;(ii)以印度旁遮普、古吉拉特邦、帕米尔高原与邻近的中亚各国为低温中心,向西远至里海东岸,向南至地中海东岸的广大地区。
与过去13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部分粮食主产区的温度增加明显,如日本北部与中国东部向西至欧洲大西洋沿岸的欧亚大陆,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巴西东北部地区。增温往往伴随降水的急剧减少,其中中美洲与南美北部地区的降水减少了57%,东北亚、中国至朝鲜半岛、以及亚洲中东部地区,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降水减少了50%,新西兰降水减少了48%,澳大利亚西南地区降水减少了35%,东非的降水减少了38%,巴西东北降水减少29%。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末水分已亏缺严重的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地区的降水同期减少了52%。
作物长势多样化与已耕种耕地比例的显著增加
基于卫星遥感的农业指标证实了农业气象监测指标所产生的影响:与平均水平相比,北美地区同期的作物长势稍好于平均水平,最佳植被健康指数为0.65,但是已种植耕地面积比例同比减少8%。尽管墨西哥遭受了中等干旱,但是寒流对该国的影响微乎其微,最佳植被指数为0.86,作物长势喜人。受益于温暖的天气,中欧与俄罗斯西部粮食主产区的已种植耕地面积同比大幅度增加19%,作物长势与往年平均水平持平(最佳植被指数为平均水平0.79),该区域的西部的部分国家的最佳植被状态指数接近于历史最佳水平,如波兰的最佳植被指数为0.98。在西欧,部分国家的作物长势大好,如德国的最佳植被指数为0.94,但是已种植耕地比例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同。中亚粮食主产区的各国中,巴基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经历了低温异常天气,最佳植被状态指数为0.76与0.68,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接近。
中国巨大的区域差异
中国整体的作物长势与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当,与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潜在生物量微增0.9%。中国不同的区域之间,作物长势呈现截然不同的变化,有的区域长势一般,有的区域长势较好(最佳植被状态指数接近0.85),有的区域长势大好,如黄土高原最佳植被状态指数为0.96,此外,部分区域的已种植耕地比例显著增加,如黄土高原与东北地区的已种植耕地比例增幅超过10%。
2014年粮食总产与2013年基本持平
CropWatch监测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30个粮食生产与出口大国的小麦增产5%,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70%,其中美国增产1.6%,印度增产1.9%,中国增产1.3%,波兰增产5.9%,法国增产9.6%,俄罗斯增产12.4%;土耳其减产7.0%,伊朗减产16.3%。由于,黄土高原小麦种植区单产显著增加,黄淮海地区的江苏、安徽等省份冬小麦单产与种植面积同时增长,2014年中国冬小麦产量到达11222.8万吨。
CropWatch监测结果表明,与2013年相比,南非与墨西哥的玉米增产7%;尽管巴西与阿根廷玉米主产区的产量下滑,但是其他区域玉米增长显著,2014年巴西与阿根廷的玉米产量与2013年基本持平,微增0.3%与0.9%。巴西的大豆产量几乎与2013年相同,微增0.1%,阿根廷大豆产量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