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CropWatch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综合评估了截止到2014年10月底决定作物生长形势与粮食产量的农业气象因子与农情指标,并估算了2014年全球及农业主产国大宗作物产量。报告内容涵盖了全球、粮食主产区以及主产国的作物生长环境与农艺遥感监测指标的变化,全球自然灾害与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全球粮食与大豆产量监测结果。
农业气象状况综述
CropWatch监测表明,在本次监测期内,部分区域的降水与温度发生了不同寻常的甚至是极端的变化,并伴随着与降水、气温密切相关的太阳辐射的变化。
与过去13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南美中部与南部的广大地区遭遇热浪袭击,温度普遍升高2.0-2.4°C,同时,降水量增加15%-25%.尽管增温明显,但是并没有引起单产的大幅下滑。通常而言,高温往往意味着光照充足,如哥伦比亚与厄瓜多尔的光和有效辐射分别上升了6%与8%。在北美地区,温度上升最高的区域是西海岸地区(+2.6°C),与此同时降水量增幅超过12%,太阳辐射有所减少。
欧洲与亚洲的部分区域,从地中海沿岸至西西伯利亚与东北亚的广大地区,遭遇了轻微的干旱(降水减少5%至25%)与低温,南半球的部分区域遭遇了严重干旱,与过去13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降水量减少幅度超过40%,如新西兰、南非西开普地区、与南非相邻的博茨瓦纳(降水减少56%)、斯威士兰(51%),以及澳大利亚南部与北部地区。北半球的部分区域降水增长显著,如美国大平原北部地区降水增加61%,在以畜牧业发达的蒙古、中国甘肃与新疆、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降水量分别增长225%, 198%, 175%, 181%和331%,充足的降水虽然在某些地区引发了洪涝灾害,但同时有效补给了土壤水,十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与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来年冬小麦的生长创造了有力条件。
农业指标
CropWatch监测表明,2014年南美洲、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作物复种指数普遍大于150%,在以夏粮为主的区域复种指数接近120%,在某些严寒的俄罗斯地区,仅能种植一季作物,复种指数滑落至100%。与过去5年平均水平相比,南美洲与南澳地区复种指数微增2%,而西欧、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复种指数大幅下滑6%与7%。除柬埔寨、菲律宾与英国复种指数大幅下滑了18%,14%与13%之外,大部分国家的复种指数基本保持稳定。在中国的内蒙古与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农业气象条件良好,内蒙古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复种指数分别增长4%与5%,而受干旱与其他异常天气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复种指数分别下滑了7%,11%与13%。就种植耕地比例而言,北美、南美以及南澳地区分别增长8%, 4%与12%,南美洲的阿根廷与巴西已种植耕地比例增幅超过10%。
2014年产量预计
CropWatch 产量监测表明,2014 年全球玉米、水稻、小麦的总产分别为99378 万吨、75551万吨与71972万吨,大豆约为29482万吨。与2013年相比,玉米与水稻总产基本保持不变,小麦同比增长2%,大豆同比增长6%。
就CropWatch 重点监测的31 个主产国而言,2014 年玉米产量同比减产1%,水稻与去年基本持平,小麦同比增产2%,由于风调雨顺以及与全球大豆三巨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相比而言的小生产国大豆产量下滑的双重影响,2014 年全球31 个粮食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同比增产9%。CropWatch 产量监测表明,由于春小麦的种植面积减少,玉米与水稻在粮食产量中的支配地位得以继续巩固。
就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而言,与2013 年相比,除大豆同比增产7% 之外,2014 年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就玉米而言,北美的美国与加拿大玉米同比减产1% 与16%,波兰减产12%,印度2014年玉米减产13%,位列全球第6 大玉米生产国。
在经历了不如人意的几年之后,2014 年南美洲主要的农业区表现抢眼,作物长势喜人,粮食产量显著增长,巴西与阿根廷的小麦产量增产15% 与22%,大豆分别增产9% 与4%。
就中国而言,2014 年小麦、水稻与玉米总产合计51285 万吨,如果加上其他种植面积较小的粮食作物,马铃薯以及豆类(包含1308 万吨大豆)的产量,2014 年粮食总产共计56377万吨。与2013 年相比,2014 年玉米减产1.1%,水稻基本持平,小麦增产1.4%。除大豆产量持续下滑之外,其余粮食产量的波动起伏都与生育期内的天气状况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