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2022年中国夏粮作物长势前期偏差,后期恢复至正常水平。2021年秋播期间华北部分地区出现连续强降水,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地区过量的降水使得田间土壤湿度偏高,局部地区发生涝渍灾害,造成大量夏粮播期推迟,部分地区错过最佳播种期,越冬前夏粮苗情较弱,直至2022年4月初夏粮生育期仍明显滞后。4月中旬以来,黄淮海平原等夏粮主产区农气条件明显好转,加之灌溉等田间保障措施得当,作物生长速率明显快于往年,至夏粮成熟期农气条件总体有利于作物单产形成,夏粮产区大部分地区作物长势达到或超过往年平均水平(图2-6)。
2022年秋粮作物生育期内全国农气条件总体接近平均状况,但区域差异较大,呈现南方持续高温而北方多雨的格局。7月以来长江流域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高温干旱天气一直持续至8月上、中旬,对区域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四川、重庆、江西、湖南等地的作物长势明显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图2-7)。东北地区、山东大部、陕西和山西地区气温正常,降水偏多,作物长势总体好于平均水平;局地洪涝的负面影响总体有限,成灾影响主要分布在甘肃南部部分地区。
图2-6 2022年4月中、下旬中国作物长势(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
图2-7 2022年8月上、中旬中国作物长势(与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
2022年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为6.467 9亿吨,同比减少543万吨,减幅0.8%。其中,秋粮作物(包括玉米、中稻、晚稻、春小麦、大豆、杂粮和薯类等)总产量预计为4.770 1亿吨,同比减少470万吨,减幅1.0%;夏粮作物(冬小麦、油菜、蚕豆等)总产量为1.422 3亿吨,同比减少98万吨,减幅0.7%,夏粮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9%;早稻总产量为2 755万吨,同比增加25万吨,增幅0.9%。
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四种大宗粮油作物总产量为5.749 6亿吨,同比减少453万吨,减幅0.8%。其中,玉米总产量为2.271 9亿吨,同比减产665万吨,减幅2.8%;水稻总产量为1.953 8亿吨,同比减产105万吨,减幅0.5%;小麦总产量为1.342 0亿吨,同比减少67万吨,减幅0.5%;大豆总产量为1 819万吨,同比增加384万吨,增幅达26.8%。图2-8和图2-9分别为2022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主产省份作物产量及同比变幅。
图2-8 2022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图2-9 2022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同比变幅
1) 中国玉米生产形势
2022年中国玉米同比减产2.8%。遥感监测显示,2022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为40 862千公顷,同比减少1 359千公顷,减幅3.2%。现场农户调查表明,玉米种植面积缩减的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间接导致玉米种植面积的下降。玉米生育期内,部分主产区遭受极端高温干旱和局部涝渍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中国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区玉米主产区长势良好,单产同比增加,中国玉米平均单产预计为5 560千克/公顷,同比略增0.4%。
东北地区降水明显高于常年,致使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中部和辽宁中北部局地发生涝渍灾害,但充足的降水促使作物长势总体好于2021年,吉林、辽宁和黑龙江玉米单产同比分别增加1.2%、1.5%和2.9%。作为中国玉米最大产区,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缩减最为明显(图2-10),种植面积的大幅缩减导致两个省区玉米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9%和12.7%。甘肃省受玉米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和持续暴雨的影响,玉米单产低于去年,导致全省玉米减产1.1%。长江流域7月以来持续高温天气,导致安徽、重庆和四川等省市发生严重干旱,安徽通过灌溉等管理措施有效缓解了旱情,玉米产量同比增加1.1%,而重庆和四川玉米受高温干旱天气影响较大,同比分别减产6.6%和9.3%。江苏玉米种植面积同比减少,导致玉米减产2.3%。山东、山西、云南和新疆等地玉米生育期内农气条件总体有利,玉米产量同比分别增加0.8%、1.9%、3.3%和6.9%。
图2-10 2021年和2022年中国东北地区作物分布
2) 中国水稻生产形势
中国水稻总产量同比略减0.5%。其中,早稻产量为2 755万吨,同比增产25万吨,增幅0.9%;中稻/一季稻产量预计为13 375万吨,同比减产39万吨,减幅0.3%;晚稻产量预计为3 408万吨,同比减产91万吨,减幅2.6%。
中国早稻主产省区早稻种植面积为5 228.5千公顷,同比增加18.3千公顷,增幅0.4%。安徽、湖北两省早稻种植面积同比下降,其余6个早稻主产省区种植面积同比均有增加,其中广东、湖南、江西和广西四大早稻种植省份,种植面积同比分别增加0.8%、1.0%、1.6%和1.7%,一方面得益于2022年提前发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和早稻种植补贴政策的激励,另一方面也与疫情影响下农村外出务工减少有一定关联。中国早稻平均单产为5 269千克/公顷,同比增加0.6%。其中,除广东、安徽和湖北早稻产量同比分别减少1.3%、2.2%和3.7%外,其余早稻主产省均实现增产。
全国中稻/一季稻种植面积为21 369千公顷,同比增加32.7千公顷,增幅0.2%;平均单产为6 704千克/公顷,同比减少0.4%。中稻/一季稻播种以来,北方一季稻产区农气条件总体有利,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一季稻产量同比分别增加1.3%、1.7%和1.9%。长江流域水稻主产区的持续性极端高温影响中稻灌浆,导致湖南、江西、安徽、湖北、四川和重庆中稻单产同比下降,总产同比分别减少0.6%、1.3%、2.0%、2.1%、2.3%和3.1%。浙江和云南中稻单产同比下降,产量同比分别减少0.6%和2.5%。宁夏水稻生育期内气象条件适宜,单产和种植面积同步增加使得中稻总产量同比增加6.7%,是中稻增产幅度最高的省份。
全国晚稻种植面积同比几乎持平,但长江流域持续的极端高温对该地区的晚稻单产有一定负面影响,导致安徽、湖南、湖北和江西晚稻单产同比均有所下降,产量同比分别减少1.9%、3.5%、4.9%和5.5%,广东、广西和浙江晚稻产量同比也有不同程度下降。预计全国晚稻产量同比减少2.6%。
3) 中国小麦生产形势
2022年中国小麦总产量同比略减0.5%。其中,冬小麦总产量为1.285 2亿吨,同比减少65万吨;春小麦总产量为571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中国冬小麦种植面积为23 293千公顷,同比下降546.9千公顷,降幅2.3%,主要原因为2021年秋播期间华北部分地区的汛情影响小麦播种。2022年4月下旬以来农气条件良好,有利于冬小麦孕穗抽穗和灌浆,作物长势和籽粒干物质累积状况好于去年同期,平均单产增至5 517千克/公顷,同比增幅1.8%。
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河北是5个冬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图2-11),2022年种植面积分别为5 287千公顷、4 094千公顷、2 978千公顷、2 678千公顷和2 090千公顷,同比分别减少3.7%、2.2%、3.5%、2.3%和1.6%,减幅居全国前列,累计缩减量为483千公顷,占全国总缩减量的88.4%。河南2021年秋季播种期前,遭遇强降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土壤过湿无法实施机械播种作业,小麦播期整体推迟,南阳、商丘部分地区错过冬小麦最佳播种期,是河南冬小麦种植面积缩减的最主要区域。山东的菏泽、德州、聊城3个冬小麦主产市是该省种植面积下降的主要区域,临沂、滨州、潍坊等地小麦种植面积同比有所增加,一定程度抵消了鲁西地区种植面积缩小的影响。安徽冬小麦种植面积缩减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沿淮地区的六安北部、滁州西部和东部,连片耕地呈现休耕状态,淮河以北的皖北冬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总体稳定。江苏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区域较为分散,其中连云港、盐城北部部分地区冬小麦种植面积缩减量相对较大。河北冬小麦种植面积降幅最大的地区集中在邯郸市,包括曲周、邱县、肥乡、大名等区县(图2-12),一方面与2021年秋汛影响冬小麦播种有关,另一方面与当地节水压采政策引导的冬季轮作休耕有关。
图2-11 2022年中国冬小麦种植分布
图2-12 河北邯郸冬小麦种植区遥感影像对比
自冬小麦孕穗期以来,多数主产省份农气条件总体良好,单产同比增加。黄淮海地区的河南、山东和河北等省份自4月初以来降水持续偏少,但三省小麦主产区灌溉设施完善,及时的灌溉促使作物生长速率自4月中旬起快于往年,长势超过2021年同期,充足的光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加之灌溉水分保障各省小麦孕穗、抽穗和灌浆过程,单产同比分别增加1.7%、1.9%和1.6%;湖北4月下旬降水充沛,土壤墒情良好,5月上、中旬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利于扬花灌浆,单产同比增加1.6%;四川小麦灌浆期雨热匹配良好,籽粒灌浆充分,5月上、中旬降水较少,利于成熟收获,小麦单产同比增加2.8%;山西小麦孕穗抽穗期土壤墒情适宜,长势超过去年同期,单产增加3.0%。11个冬小麦主产省区中,仅安徽和陕西单产同比分别下降0.4%和0.7%,主要原因是5月上、中旬气象条件不利于小麦灌浆。
4) 中国大豆生产形势
2022年是中国大豆10年来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达到9 851千公顷,同比增加2 043千公顷,增幅26.2%;全国平均单产为1 846千克/公顷,同比增加0.5%;中国大豆同比增产384万吨,增幅达26.8%,是10年来最大增幅。中国大豆产量增加量抵消了美国和巴西大豆的减产量。
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大豆主产省区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增加1 384千公顷和438千公顷,其中明显扩大的大豆种植区主要集中在黑河、齐齐哈尔和呼伦贝尔,促使两省区大豆产量分别增加198万吨和50万吨,增幅均超过40%。此外,河南、江苏、山东和山西等省份的大豆产量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明显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大豆种植补贴的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耕地轮作补贴和大豆种植良种补贴等措施多管齐下,弥补了种植大豆和玉米之间的收益差距,且相关补贴全部直接发放到实际种植农户手中,调动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