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大宗粮油作物出口国的作物收获后并非在当年全部进入国际市场参与流通,部分作物会在收获之后三年内陆续进入市场,因此年度间的粮食产量的变化并不能全面反映每年的作物供应形势。本章以三年为时间窗口,采用滑动平均的方法将监测年份及其之前两年的大宗粮油作物产量进行平均,作为监测年份各国大宗粮油作物的潜在供应量,在此基础上对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进行时间序列动态监测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2022年大宗粮油潜在供应量略高于2021年。然而,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全球重要的小麦和玉米出口国,其粮食贸易受到乌克兰危机影响,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的不确定性。
(2)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潜在供应量为21.334 0亿吨,比2021年增加1 562万吨,增幅0.7%。其中,玉米、水稻和小麦潜在供应量同比略有增加,大豆潜在供应量基本稳定。全球大宗粮油主要出口国潜在供应量总体高于2021年,达到14.565 7亿吨,同比增加849万吨,增幅0.6%。
(3)2022年中国大宗粮油进口来源国供应形势略好于2021年,四种大宗粮油潜在供应量为10.620 5亿吨,同比增加324万吨,其中水稻和小麦潜在供应量分别增加1.9%和1.3%,玉米和大豆潜在供应量分别小幅减少0.3%和0.4%。
2022年全球大宗粮油潜在供应量(简称“供应量”)达到21.334 0亿吨,比2021年增加1 562万吨,其中玉米、水稻和小麦供应量同比略有增加,大豆供应量基本稳定(图3-1)。受乌克兰危机升级影响,2022年2—6月份黑海地区粮食运输受阻,7月份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黑海地区的粮食运输再次开启,国际粮价持续回落,但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出口量仍未达到近5年平均水平,全球大宗粮油供应形势的不确定性高于往年。
图3-1 全球大宗粮油供应形势
1) 玉米
全球玉米供应量自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2022年受突发/极端事件影响,玉米产量同比下降,导致2022年全球玉米供应量增速放缓。玉米种植范围较广,北美洲、亚洲和南美洲均有大量玉米种植,同时玉米生产的集中度也较高,美国、中国、巴西和阿根廷四大玉米生产国的玉米产量占全球产量的近70%。2010—2012年受到极端天气影响,全球玉米单产和总产下降,供应量持续减少至6.264 7亿吨,是2007年以来的最低点。2012年后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的玉米供应量明显增长,推动全球玉米供应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玉米消费量增长迅速,助推了玉米供应量的增加,至2021年全球玉米供应量增加到8.634 6亿吨。2022年,全球玉米供应量预计为8.675 1亿吨,同比增加405万吨。随着燃料乙醇需求和产能的提升,玉米的消耗量进一步提高,但2022年受到极端天气和乌克兰危机导致的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双重影响,预计全球玉米供应形势偏紧。
2) 水稻
全球水稻供应形势总体稳定。亚洲是全球水稻主产地,也是主要的水稻出口源,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在内的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水稻出口量占全球水稻出口总量的75%以上。2012年以来,全球水稻供应量从3.942 7亿吨稳步增长至4.396 9亿吨,年际变幅较小,仅在2013—2015年年际增幅超过1%。2016—2019年全球水稻供应量稳定为4.25~4.28亿吨,之后全球和主要水稻出口国产量总体增加,至2022年全球水稻供应量预计为4.396 9亿吨,同比增加391万吨,增幅0.9%。
3) 小麦
全球小麦供应量同比增加。小麦是全球分布最为广泛的粮食作物,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口粮。2012年以来,伴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全球小麦主要出口国供应量持续增加,其中2013—2016年全球小麦产量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小麦供应量明显增加。2016—2018年虽然部分小麦出口国产量同比略减,但全球小麦供应量仍介于5.55亿~5.57亿吨,之后受到2019年欧洲高温、2020年新冠大流行、2021年小麦生育期持续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2019年后全球小麦供应量始终低于2018年。2022年全球小麦供应量为5.573 8亿吨,同比增加710万吨,而全球小麦需求呈上涨趋势,小麦消费量持续上升。同时,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部分国家小麦运输和出口受限,加剧了全球小麦供应的紧张形势。
4) 大豆
全球大豆供应量呈持续增长态势,但近5年总体保持稳定,全球大豆供应形势总体正常。2013—2016年,全球大豆产量快速增长,大豆供应量年均增长超过1 000万吨。2017—2021年大豆供应量介于2.62亿~2.70亿吨,其中,2019年和2021年,区域性干旱等极端天气导致大豆供应量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美国和巴西两个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同比下降,全球大豆供应量为2.688 2亿吨,同比基本持平,但仍低于2020年的峰值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大豆产量同比增加384万吨,进口需求将低于往年,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国和巴西减产对供应形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