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ject
  • 首页
  • 关于
  • 快报
  • 通报
  • 方法
  • 出版物
  • 联系我们
  • 中文
    • 中文
    • English
    • Português
  • 登录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焦点与展望
作者:


5.1粮食生产估算

方法介绍

表5.1是CropWatch预测的2017年全球玉米,稻米,小麦和大豆的产量。本监测期内,是北半球大多数冬季作物的生长期,夏季作物的出苗期,部分夏季作物甚至刚刚种植; 而在南半球,夏季作物/雨季作物已完成收割。产量预测综合利用遥感模型(用于国家尺度的主要作物,表5.1中以红色显示)和趋势分析的方法,趋势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小微产粮国和将于2017年后半年才能收割作物的国家,上述国家目前尚无直接可用的遥感监测数据。遥感模型预测的产量占比因作物而异,其中玉米为24%、水稻为65%、小麦为98%(大部分为冬小麦)、大豆为52%。

对于第3章的全球30个粮食主产国和第4章的中国而言,本章粮食产量预测结果的校核采用的是各国的农业统计数据,而非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 这意味着(i)省州尺度统计数据至少用于校核占据粮食生产主导地位的国家,(ii) 在校核的过程中也用到了2016年信息。还需要强调的是,校核因作物而异,每种作物都对应着不同的作物掩膜,对每种作物,其产量都综合考虑了单产与面积的变幅。主要生产国指的是占全球产量与出口80%以上的国家。其他国家[1]的粮食产量是依据2010-2016年产量的线性趋势估算的结果,其中2010-2014使用的FAOSTAT的产量结果,而2015-2016使用的是CropWatch估算的最终结果。

除统计数据和其他参考信息外,如详细的作物分布图,CropWatch产量估算与全球基于地理数据的估计方法有所差异。

产量估计

CropWatch估计,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预测结果为:小麦7.3亿吨,与2016年同比下降1%;水稻7.61亿吨,同比上涨3%;大豆3.05亿吨,同比下降3%;玉米10.56亿吨,同比上涨5%。全球31个粮食主产国的小麦产量6.22亿吨(同比下跌1%),水稻总产6.85亿吨(同比上涨3%),大豆2.82亿吨(同比下跌4%),以及玉米产量为9.36亿吨(同比上涨6%)。“小微生产者”(表中显示为“其他”)占全球产量的份额:大豆占8%,玉米占15%,水稻和小麦均占10%。除小麦和大豆外,粮食生产大国的生产表现优于其余小国。

表5.1 CropWatch估计的2017年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产量(千吨)


玉米
水稻
小麦
大豆

产量
(千吨)

同比%
产量
(千吨)


同比%
产量
(千吨)
同比%
产量
(千吨)
同比%

阿根廷

29946

16

1769

4

11338

-3

51116

0

澳大利亚

759

61

1864

24

32066

1

92

-7

孟加拉国

2751

16

50365

6

1471

12

64

 

巴西

79243

13

11177

1

7771

3

96726

5

柬埔寨

811

4

8880

3

 

 

147

-11

加拿大

12198

4

 

 

32589

-2

5829

8

中国

212114

6

204744

2

120611

2

12842

-3

埃及

5628

-1

6109

-3

9947

-3

33

18

埃塞尔比亚

6806

-5

173

29

5066

7

72

-28

法国

14518

-1

380

387

37460

-1

129

-38

德国

4351

-5

 

 

27566

-2

8

 

印度

19522

5

167735

7

100777

17

13873

14

印度尼西亚

17627

-4

70000

1

 

 

900

2

伊朗

2535

-6

2690

-3

11884

-26

173

0

哈萨克斯坦

722

5

392

-5

15607

-14

207

-24

墨西哥

22779

-4

158

-11

3542

0

278

-30

缅甸

1841

5

27752

9

190

1

178

40

尼日利亚

10392

-4

5248

14

84

-27

517

-22

巴基斯坦

4216

-7

9302

2

24239

-2

0

 

菲律宾

8519

13

19103

-5

 

 

1

 

波兰

4703

28

 

 

10017

-6

1

 

罗马尼亚

10105

-12

39

-18

6184

-19

141

-32

俄罗斯

15199

23

996

-2

47379

-18

2025

-4

南非

12370

37

3

0

1776

4

912

-17

泰国

5037

-1

41732

5

1

18

144

-38

土耳其

6632

12

949

1

16916

-11

180

-17

乌克兰

35535

15

98

-8

25254

5

3183

-16

英国

 

 

 

 

12691

-11

 

 

美国

383410

4

10030

-5

54375

-4

92351

-16

乌兹别克斯坦

490

15

496

13

6037

-6

 

 

越南

5434

4

42643

0

 

 

172

 

总计

936194

6

684828

3

622838

-1

282296

-4

其他国家

119762

2

75997

2

106946

4

23027

5

全球

1055956

5

760825

3

729784

-1

305322

-3

注意:红色数字是基于遥感模型的组合,而其他数字是基于统计趋势的预测。

玉米

在南半球,南非农业生产摆脱了2016年厄尔尼诺导致的大范围长时间干旱影响,2017年玉米产量同比增幅37%,回到了正常的生产水平。巴西和阿根廷玉米产量为7924万吨与2995万吨,分别同比增幅13%和16%,具体信息见附录表B1与B3。在这两个国家中,“其他省”省的产量正赶上主产省,说明两国粮食生产区域日趋多元化,长期来看,这有利于粮食总产保持稳定,特别是阿根廷,最近经历了产量的大幅度波动。科多巴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仍然各占总产的25%,但“其他省”现在达到相同的百分比。此外,2017年两大主产省的玉米产量同比下降3%和2%,而“其他省”同比增长7%。在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巴拉那州和戈亚斯州的产量仍然领先,分别占全国产量的24%,19%和10%。然而,2017年马托格罗索州和巴拉那州产量同比增长了5%至6%,而戈亚斯州同比增长了27%,“其他州”则同比增长了47%,这些信息表明巴西省州尺度产量的变化与阿根廷变化趋势相同。

在北半球,CropWatch预计波兰、俄罗斯、乌克兰2017年玉米产量同比增长28%、23%、15%。在北半球的主要生产国中,预计2017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12亿吨,美国产量为3.83亿吨,同比分别增长6%与4%。

水稻

在亚洲的水稻主产国中,大多数国家2017年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其中孟加拉国产量5037万吨(同比增长6%),印度1.67亿吨(同比增长+7%),印度尼西亚7000万吨(同比增长1%),而缅甸2775万吨(同比增长 9%)。在主要水稻出口国中,泰国表现良好,2017年产量为4173万吨,同比+ 5%,而越南产量为4264万吨,与2016年基本持平。菲律宾是亚洲唯一水稻主产国中2017年水稻同比下滑的国家,预计减产5%。预计中国2.05亿吨(同比增长2%),巴基斯坦2017年产量为930万吨,同比增长 2%。

所有对水稻产量不利的因素或多或少与厄尔尼诺相关,而当前厄尔尼诺现象发展趋势(见5.4节)预示着厄尔尼诺有可能在今年再次上演。尽管拉丁美洲的水稻生产大国的水稻产量很可观,但与亚洲相比还是微不足道,关于巴西更多细节见附录B2,监测表明今年巴西的水稻产量将同比增加。表5.1中阿根廷大米产量为177万吨,同比增长 4%,位列秘鲁和哥伦比亚之后。

基于非趋势产量预估的结果中,埃及的水稻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约为3%,其次是玉米下降1%,小麦下降3%。

小麦

由于少数几个国家的产量比2016年有所提高(如表5.1所示),使得2017年全球产量仅下降了1%。其中孟加拉国冬小麦产量同比增长12%,中国为2%,印度为17%,乌克兰为5%,这与第3章中这些国家作物长势的定性评估结论有些不一致,后期需要重点关注。冬小麦产量大幅下降的国家包括伊朗(-26%)和哈萨克斯坦(-14%),罗马尼亚(-19%),俄罗斯联邦(-18% )和土耳其(-11%)。许多地区的日照严重不足,但大都发生在小麦越冬和初春阶段。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将在收割期。

CropWatch估计美国小麦下降4%,根据定性评估的结果,美国小麦产量很可能需要上调修正(另见附件B中国家的详细估计)。与2016年相比,所有主要小麦生产国产量下降的共同特征体现为降水充沛,光照不足,严重的水涝可能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发生这种情况的州包括堪萨斯州(小麦产量-8%,RADPAR-7%)、北达科他州(小麦产量-20%,RADPAR -4%)、南达科他州(小麦产量-19%,RADPAR -5%),科罗拉多州(小麦产量-5%, RADPAR -4% ),爱达荷州(小麦产量-18%,RADPAR- 9%)和内布拉斯加州(小麦产量-15%,RADPAR - 8%)。

大豆

仅仅南美的阿根廷与巴西大豆产量是基于遥感监测得到的,详见附录B。阿根廷大豆产量与2016年基本持平,而巴西大豆产量上涨5%。在阿根廷,占全国总产约一半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与科尔多瓦产量分别下降3%与2%,而恩特雷里奥斯与其他省份产量分别上涨 6%和 7%。 在巴西,除了米纳斯吉拉斯州产量同比下降3%外,所有州都表现良好,其中包括两个主要生产州(马托格罗索+5%,帕拉纳+ 6%)。

主要进口商和出口商

表5.2提供产量变化对贸易的可能影响。玉米进口国和出口国的产量同比增长了5%至7%。 然而,对于大米,两大进口国的产量均较低:其中菲律宾下降约占5%,伊朗预计下降约3%。尼日利亚作为非洲最大的水稻进口国,如果最近良好的态势得以持续,预计2017年尼日利亚的水稻产量约525万吨大米,同比增长 14%。

表5.2 2017年主要进出口国的大宗粮油作物产量(百万吨)及变幅

玉米
水稻
小麦
大豆

产量
(百万吨)

同比%
产量
(百万吨)


同比%
产量
(百万吨)
同比%
产量
(百万吨)
同比%


五大进口商

241

5

28

-1

30

1

13

-4

十大进口商

252

5

306

2

38

1

14

-11

五大出口商

543

7

271

5

204

-6

246

-9

十大出口商

809

6

315

5

290

-6

432

3

小麦进口国的表现相对较好(涨幅为1%),但出口国普遍表现不好,前5名出口国中有4家产量下滑(美国-4%,法国-1%,加拿大-2%,俄罗斯-18 %),而前10名中有8名(包括德国-2%,阿根廷-3%,哈萨克斯坦-14%,罗马尼亚-19%)的产量下滑。

对于大豆来说,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的产量仅占其消费量的很小比例,所以与2016年相比,2017年大豆的负增长趋势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然而,这表明了需求的不断增长。拉丁美洲大豆前五的国家,阿根廷总产量保持稳定,巴西有所增长。

菜单

  • 摘要
    • 摘要
  • 全球农业气象状况
    • 引言
  • 农业主产区
    • 概述
    • 非洲西部主产区
    • 北美主产区
    • 南美洲主产区
    • 南亚与东南亚主产区
    • 欧洲西部主产区
    • 欧洲中部与俄罗斯西部主产区
  • 主产国作物长势
    • 概述
    • 阿根廷
    • 澳大利亚
    • 孟加拉国
    • 巴西
    • 加拿大
    • 德国
    • 埃及
    • 埃塞俄比亚
    • 法国
    • 英国
    • 印度尼西亚
    • 印度
    • 伊朗
    • 哈萨克斯坦
    • 柬埔寨
    • 墨西哥
    • 缅甸
    • 尼日利亚
    • 巴基斯坦
    • 菲律宾
    • 波兰
    • 罗马尼亚
    • 俄罗斯
    • 泰国
    • 土耳其
    • 美国
    • 乌兹别克斯坦
    • 越南
    • 南非
    • 乌克兰
  • 中国
    • 概述
    • 中国大宗作物产量估算
    • 病虫害监测
    •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形势
    • 东北区
    • 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 黄淮海区
    • 黄土高原区
    • 长江中下游区
    • 西南区
    • 华南区
  • 焦点与展望
    • 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展望
    • 全球灾害
    • 焦点:粮食库存
    • 厄尔尼诺
  • 附录
    • 附录 A. 环境指标和潜在生物量
    • 附录 B. 2016 国外省州级产量估算
    • 附录 C. CropWatch 指标、空间单元和产量估 算方法速览

Figures

  •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奥运科技园区
  • +86 10-64842375/6
  • +8610-64858721(传真)
  • 许可证号:京ICP备05080539号-16
  • cropwatch@radi.ac.cn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AIRCAS)

RADI CAS

Copyright © 20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生态系统遥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