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报(2016年4月-7月)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农情遥感监测团队作为主体承担完成,其主要依据遥感监测结果汇编而成。通报监测的大宗粮油作物包含2016年已经收获的作物,同时也包含4-7月间处于生长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收获的作物。通报监测的内容包含农气状况、农情状况、作物种植面积和全球粮食产量。通报监测的重点区域则是占全球粮食生产主导地位的30个国家与中国,上述国家玉米、水稻、小麦与大豆总产量和出口量占全球总产量和出口量的80%以上。本期通报中国部分,新增加中国粮食进口形势预测与大宗粮油作物价格预测内容。
在本次监测期内,作物生长形势与洲际尺度气候异常模式密切相关,尤其是局部地区的强降水与持续干旱。
降水较为充沛的四个地区如下:
· “萨赫勒-中亚”:从山区至苏丹北部如期来临的雨季,使该区域累积降水量显著高于过去15年同期平均水平。从近东至中亚,从塔吉克斯坦至中国西部牧区,都迎来较为充沛的降水。大部分区域的光合有效辐射偏低5%-10%,平均温度与多年同期平均水平接近。本区域内的埃塞俄比亚与埃及尤其值得关注。在2015年遭遇严重持久的干旱之后,2016年埃塞俄比亚监测期内的降水量仅稍偏低5%,同时该国主要的作物即将收获。CropWatch农情遥感监测表明,埃塞俄比亚耕地种植比例较5年同期平均水平偏高5%,同时,农业主产区的主要农情指数均处于正常水平。尽管埃及几乎所有的作物都属于灌溉作物,但CropWatch监测表明,该国耕地种植比例显著偏低9%。
· 西亚东部-南亚:监测期内,本地区的印度与巴基斯坦遭遇极端降水的侵袭,两国耕种种植比例与过去5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显著偏低12%与8%。同时,上述两国的作物长势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特征。
· 南美东南部:作为该地区重要粮食产区的阿根廷与乌拉圭,监测期内降水充沛,强降水引发的洪涝损毁了部分农作物,导致播种的延迟,但是为冬播作物,尤其是小麦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补给。
· 北美局部地区:从南部的德克萨斯到北部的北达科他以及相邻的州,在监测期内都迎来充足的降水。
监测期内,干旱对北美的部分区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玉米带东部部分区域,但巴西南部区域受旱更为严重,高温与偏高的光合有效辐射的综合作用,增加了作物需水量,导致全国范围内耕地种植比例较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显著偏低9%。其他受干旱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还包括地中海西部地区(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的局部地区和西班牙)和南部非洲。东亚受旱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朝鲜半岛向西延至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
CropWatch预计,2016年全球大宗作物产量较2015年同比下降1%,其中小麦产量同比几乎持平,大豆微增0.1%,玉米预计增长1.3%,受厄尔尼诺影响的东南亚国家水稻产量下滑导致全球水稻产量显著下降3.8%。就全球5大粮食出口国而言,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同比增长0.2%,2.0%与1.0%,水稻显著下降8%,将对全球水稻市场造成冲击。
主要大宗作物的产量变化概述如下:
· 玉米:CropWatch预测2016年各国玉米产量波动差异显著,其中南非、印度、巴西玉米产量同比下滑32%、13%和12%;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波兰、伊朗和埃塞俄比亚玉米产量同比增长5%、7%、9%、7%、8%与19%。
· 水稻:CropWatch预测2016年从西亚至东南亚水稻产量将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印度、越南、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同比下滑13%、8%、7%、6%、5%和2%。而缅甸和美国水稻产量预计将同比增长2%与4%。
· 小麦:CropWatch监测表明土耳其、印度、阿根廷、巴西小麦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6%、6%、4%与4%,而加拿大、罗马尼亚、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同比增长11%、7%与5%。
· 大豆:受国家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引导政策的影响,CropWatch预计中国大豆产量在经历10余年的连续下滑之后,将迎来首次增长。就全球主要的大豆生产国而言,2016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大豆预计同比增长3%与2%。就全球大豆生产三巨头而言,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同比下降1%,而巴西和美国分别增长2%与1%。值得关注的是印度2016年大豆产量预计将大幅下滑11%,将对全球大豆市场造成一定冲击。
综上,CropWatch预测2016年印度大豆将短缺150万吨,而玉米、水稻和小麦将分别短缺244万吨、1058万吨与530万吨。
CropWatch预测2016年中国玉米、水稻、小麦、大豆产量分别为20201.6万吨、20034.7万吨,11859.1万吨和1314.1万吨。中国大豆、水稻、玉米和小麦总产分别占全球的4%、28%、20%和16%。与2015年相比,中国玉米预计同比增产0.6%(约123.4万吨)、大豆同比增长1%(约12.7万吨),小麦、水稻同比减产1%,分别减产114万吨和197.8万吨。同时,中国大宗粮油作物进出口量预测表明2016年中国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进口将分别增长3.8%、36.1%、15.6%和6.4%。
在区域与省级尺度,受农气条件、政策变化以及作物复种指数长期演变趋势(由双季稻向一季稻演变)、病虫害(尤其是在2016年冬小麦生长季的后期)对粮食产量都有一定程度影响。在中国黄土高原区,近1/4的农田遭受白粉病的严重影响,黄淮海与西南地区近20%的小麦遭遇蚜虫的侵袭。粮食产量波动较为显著的省份主要包括,受种植面积与单产增长的双重影响,2016年河北玉米预计同比增长7%;受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2016年内蒙古玉米产量预计下滑8%;在经历了2015年严重的干旱之后,2016年辽宁玉米产量同比增长8%;受单产与种植面积增长的影响,2016年山东玉米产量预计同比增长6%。除玉米之外,2016年吉林与云南水稻同比将显著增长12%与6%,而辽宁将同比下降10%。